惜哉此佳境,独赏无与晤

惜哉此佳境,独赏无与晤

诗句读音
惜哉此佳境平仄:平 平 仄 平 仄
拼音: xīzāicǐjiā jìng
独赏无与晤平仄:平 仄 平 平 仄
韵脚:去十一暮
拼音: dúshǎngwú yǔwù

惜哉此佳境,独赏无与晤释义

【惜】《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思積切,音昔。《說文》痛也。从心昔聲。《廣韻》悋也。《增韻》憐也,愛也。一曰貪也。又叶息約切,音削。《曹植·贈丁儀詩》思慕延陵子,寶劒非所惜。子其寧爾心,親交義不薄。

【此】《唐韻》《正韻》雌氏切《集韻》《韻會》淺氏切,音佌。《說文》止也。从止从匕。匕,相比次也。《徐曰》匕,近也。近在此也。《爾雅·釋詁疏》此者,彼之對。《詩·周頌》在彼無惡,在此無斁。《老子·道德經》去彼取此。又《六書故》此猶兹也,斯也。《大學》此謂知本。

【佳境】美好的境界;美好的意境。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顾长康噉甘蔗,先食尾。问所以,云:‘渐至佳境。’”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七:“温厚和平,诗教之正,亦词之根本也。然必须沉鬱顿挫出之,方是佳境。”2.风景优美的地方。唐杜甫《自瀼西荆扉且移居东屯茅屋》诗之四:“幽独移佳境,清深隔远关。”宋周必大《陈宰有诗来迎次韵》:“赏心到处穷佳境,好事逢人得异书。”元黄庚《题吴实斋北山别业》诗:“北山佳境胜南山,乘兴登临眼界宽。”叶圣陶《游了三个湖》:“通过春淙亭,佳境就在眼前展开。”典

【独】《唐韻》《集韻》《韻會》徒谷切《正韻》杜谷切,音犢。《說文》犬相得而。从犬蜀聲。羊爲羣,犬爲獨也。又獸名。《埤雅》顏從曰:獨一叫而猨散,鼉一鳴而龜伏。或曰鼉鳴夜,獨叫曉。獨,猨類也。似猨而大,食猨。今俗謂之獨猨。蓋猨性羣,獨性特,猨鳴三,獨叫一,是以謂之獨也。又獨,獸名。詳前字註。又《廣韻》單獨。《詩·小雅》哀此惸獨。《傳》獨,單也。《又》念我獨兮。《爾雅·釋山》獨者蜀。《疏》蟲之孤獨者名蜀,是以山之孤獨者亦名曰蜀也。《揚子·方言》一蜀也。南楚謂之獨。又山名。《山海經》獨山,多金玉美石。又《廣韻》複姓有獨

【赏】《廣韻》書兩切《集韻》《韻會》《正韻》始兩切,音曏。《說文》賜有功也。《書·大禹謨》賞延于世。又《仲虺之誥》功懋懋賞。《周禮·天官·大宰》三載,則計羣吏之治而誅賞之。又《戰國策》故賞韓王,以近河外。《註》賞,猶勸也。又《類篇》一曰玩也,嘉也。《陶潛·移居詩》奇文共欣賞。又凡貽與者亦曰賞。《柳宗元·送薛存義序》于其往也,賞以酒肉,重之以辭。又姓。《姓纂》晉人賞慶,註《周易》。

【无与】予。《孟子·离娄下》:“可以取,可以无取,取伤亷;可以与,可以无与,与伤惠。”《法苑珠林》卷六:“无取无与,无我所心;脱欲所须,便可提去。”2.犹不跟,不同。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小翠》:“﹝王太常﹞生子元丰,絶痴,十六岁不能知牝牡,因而乡党无与为婚。”不参预;不相干。《左传·襄公十四年》:“詰朝之事,尔无与焉,与,将执女。”《汉书·张汤传》:“汤念独丞相以四时行园,当谢;汤无与也,不谢。”颜师古注:“与读曰豫。无豫,谓不干其事也。”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省事》:“此言为善则预,为恶则去……凡损於物,皆无与

【晤】〔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五故切,音誤。《說文》明也。引《詩》:晤辟有摽。◎按《詩·邶風》今作寤。又《詩·陳風》可與晤歌。《傳》晤,遇也。《箋》晤,猶對也。又《詩·陳風·朱傳》猶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