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窗几席随宜用,不待高擎鹊尾炉

轩窗几席随宜用,不待高擎鹊尾炉

诗句读音
轩窗几席随宜用平仄:平 平 平 平 平 平 仄
韵脚:去三用
拼音: xuān chuāng1|3xísuí yíyòng
不待高擎鹊尾炉平仄:平 平 平 平 仄 仄 平
拼音: bù dàigāo qíngquè wěi lú

轩窗几席随宜用,不待高擎鹊尾炉释义

【轩窗】“轩窓”。窗户。唐孟浩然《同王九题就师山房》诗:“轩窗避炎暑,翰墨动新文。”唐李商隐《利州江潭作》诗:“河伯轩窓通贝闕,水宫帷箔卷水綃。”一本作“轩窗”。宋陆游《游锦屏山谒少陵祠堂》诗:“城中飞阁连危亭,处处轩窗临锦屏。”《红楼梦》第七九回:“﹝宝玉﹞见其轩窗寂寞,屏帐翛然,不过只有几个该班上夜的老嫗。”清舒大成《当时》诗:“晓日轩窓閒梦少,晚凉庭院别怀多。”典

【几】《唐韻》居履切《集韻》《韻會》舉履切《正韻》居里切,寄上聲。《說文》踞几也。《徐曰》人所凭坐也。《詩·大雅》或肆之筵,或授之几。《周禮·春官》五几,玉几,雕几,彤几,漆几,素几。《劉歆·西京雜記》漢制,天子玉几,冬加綈錦其上,謂之綈几。凡公侯皆竹木几,冬則細爲橐以馮之。《玉篇》案也。亦作机。《左傳·昭五年》設机而不倚。又几几,安重貌。《詩·豳風》赤舄几几。(幾)〔古文〕《唐韻》居衣切《集韻》《韻會》居希切,音機。《說文》微也。《易·繫辭》幾者,動之微吉之先見者也。《書·臯陶謨》兢兢業業,一日二日萬幾。《傳

【席】〔古文〕《唐韻》祥易切《集韻》《韻會》《正韻》祥亦切,音夕。《說文》藉也。《玉篇》牀席也。《廣韻》薦席。《增韻》藳秸曰薦,莞蒲曰席。《急就篇註》簟謂之席。又重曰筵,單曰席。《周禮·天官》玉府掌王之燕衣服衽席牀第。《註》衽席,單席也。《釋名》席,釋也。可卷可釋。《詩·邶風》我心匪席,不可卷也。《賈誼·過秦論》席卷天下。又《韻會》資也,因也。《書·畢命》席寵惟舊。《前漢·劉向傳》呂產呂祿,席太后之寵。《註》師古曰:席猶因也。言若人之坐於席也。又《玉篇》安也。又也。《禮·儒行》儒有席上之珍以待聘。《註》席,也。

【随宜】即。《后汉书·质帝纪》:“今遣使者案行,若无家属及贫无资者,随宜赐卹,以慰孤魂。”2.便宜行事。谓根据情况怎么办好便怎么办。《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五年》:“其民间小事,使长吏临时随宜,上不背正法,下以顺百姓之心。”3.随意,不经意。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杂艺》:“武烈太子偏能写真,坐上宾客,随宜点染,即成数人,以问童孺,皆知姓名矣。”王利器集解:“‘随宜’,即《歷代名画记》所言‘随意’。”唐元稹《开元观闲居酬吴士矩侍御四十韵》:“几案随宜设,诗书逐便拈。”4.等闲,平平常常。《敦煌变文集·降魔变文》:“园

【用】〔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余頌切,容去聲。《說文》可施行也。《易·乾卦》初九,潛龍勿用。《疏》唯宜潛藏,勿可施用。《書·臯陶謨》天討有罪,五五用哉。又《廣韻》使也。《左傳·襄二十六年》惟楚有材,晉實用之。《杜甫詩》古來才大難爲用。又功用。《易·繫辭》顯諸仁,藏諸用。《疏》謂潛藏功用,不使物知,是藏諸用也。《論語》禮之用,和爲貴。又貨也。《書·大禹謨》正德利用厚生。《疏》謂在上節儉,不爲糜費,以利而用,使財物殷阜。《禮·王制》冢宰制國用,必於歲之杪,五穀皆入,然後制國用。又以也。《詩·小雅》謀

【不待】1.用不着;不用。《尹文子·大道上》:“善人之与不善人,名分日离,不待审察而得也。”《后汉书·逸民传·周党》:“臣闻尧不须许由、巢父,而建号天下;周不待伯夷、叔齐,而王道以成。”唐韩愈《处士卢君墓志铭》:“处士少而孤,母夫人怜之,读书学文,皆不待强教,卒以自成。”《老残游记》第十四回:“那死人,更不待説,漂的满河都是。”毛泽东《<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的按语三八》:“现在我国不仅有许多到了学习年龄的儿童没有学校可进,而且还有一大批超过学龄的少年和青年也没有学校可进,成年人更不待说了。”2.不想;不愿意。

【鹊尾炉】亦作“鹊尾鑪”。长柄香炉。语本南朝齐王琰《冥祥记》:“﹝费崇先﹞每听经,常以鹊尾香炉置膝前。”宋苏轼《寒食未明至湖上太守未来两县令先在》诗:“映山黄帽螭头舫,夹道青烟鹊尾炉。”清吴翌凤《忆王孙》词:“桂香小院嫩凉天,鹊尾鑪熏裊篆烟。”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