削平天地,大拯生人

削平天地,大拯生人

诗句读音
大拯生人平仄:仄 仄 平 平
拼音: dà|dài|tàizhěngshēng rén
削平天地平仄:平 平 平
拼音: xiāo|xuēpíngtiān dì

削平天地,大拯生人释义

【大】〔古文〕《唐韻》《集韻》《韻會》徒蓋切。《正韻》度柰切,音汏。小之對。《易·乾卦》大哉乾元。《老子·道德經》域中有四大,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莊子·天地篇》不同同之謂大。《則陽篇》天地者,形之大。隂陽者,氣之大。又初也。《禮·文王世子》天子視學,大昕鼓徵。《註》日初明,擊鼓徵召學士,使早至也。又徧也。《禮·郊特牲》大報天而主日。又肥美也。《儀禮·公食大夫禮》士羞,庶羞皆有大,贊者辨取庶羞之大,以授賓。《註》大,以肥美者特爲臠,所以祭也。又過也。《戰國策》無大大王。又長也。《爾雅·釋器》珪大尺二寸謂之

【拯】《唐韻》《集韻》蒸上聲。《韻會》《正韻》之庱切,讀與整同。救也,助也。《增韻》援也。《左傳·宣十二年》目于眢井而拯之。又舉也。《易·艮卦》艮其腓,不拯其隨。《註》隨謂趾也。《集韻》本作抍。或作承。又作氶。《韻會》或作。詳抍字註。

【生人】1.活人。《庄子·至乐》:“视子所言,皆生人之累也,死则无此矣。”《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初刻拍案惊奇》卷九:“那死尸得了生人之气,口鼻里渐渐有起气来。”叶圣陶《春光不是她的了》:“这本来是分内的获得,正同凡生人总能吸到空气一样,又有什么可喜呢!”2.养育人。汉董仲舒《春秋繁露·身之养重于义》:“天之生人也,使之生义与利。”晋葛洪《抱朴子·微旨》:“水火煞人而又生人,在於能用与不能耳。”3.指生育人。晋干宝《搜神记》卷六:“秦孝公二十一年,有马生人。”4.犹救人。金元

【削】《唐韻》《正韻》息約切《集韻》思約切,相入聲。《說文》鞞也。从刀,肖聲。一曰析也。《徐曰》今人音笑。刀之匣也。又《玉篇》刻治也。《增韻》刮削也。《詩·大雅》削屢馮馮。《註》牆成而削治重復也。又小侵也。《書·君》無倚法以削。又弱也。《孟子》魯之削也滋甚。又奪除也。《禮·王制》君削以地。又器名。《周禮·冬官考工記》築氏爲削,長尺博寸,合六而成規。《註》今之書刀。《疏》古者未有紙筆,則以削刻字。至漢雖有紙筆,仍有書刀,是古之遺法也。又《集韻》仙妙切《正韻》蘇弔切,音笑。刀室也。《前漢·貨殖傳》質氏以酒削而鼎食。

【平】〔古文〕《唐韻》符兵切《集韻》《韻會》蒲兵切《正韻》蒲明切,音苹。《說文》平,語平舒也。《廣韻》平,正也。《增韻》平,坦也。《易·泰卦》无平不陂。又《廣韻》平,和也。《書·堯典》平章百姓。《傳》平和章明。《疏》和協顯明於百官之族姓。又成也。謂解恕和好也。《爾雅·釋詁》平,成也。《春秋·宣十五年》宋人及楚人平。《穀梁傳》平者,成也。善其量力而反義也。《註》各自知其力,不能相制,反共和之義。《左傳疏》平者,和也。言其先不平,而今始平。又治也。《書·大禹謨》地平天成。《傳》水土治曰平。《詩·小雅》原隰旣平。又治

【天地】指自然界或社会。《荀子·天论》:“星队木鸣,国人皆恐……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庄子·天地》:“天地虽大,其化均也。”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原道》:“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唐柳宗元《封建论》:“天地果无初乎?吾不得而知之也。”清吴伟业《避乱》诗之一:“归去已乱离,始忧天地小。”鲁迅《华盖集续编·马上日记》:“我本来每天写日记是写给自己看的;大约天地间写着这种日记的人们很不少。”2.犹天下。《文选·张衡<南都赋>》:“方今天地之睢剌,帝乱其政,豺虎肆虐,真人革命之秋也。”李善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