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染蜀罗山踯躅,肉红宫锦海棠梨

血染蜀罗山踯躅,肉红宫锦海棠梨

诗句读音
血染蜀罗山踯躅平仄:仄 仄 仄 平 平 平 平
拼音: xuè|xiěrǎnshǔ luóshān zhí zhú
肉红宫锦海棠梨平仄:仄 平 平 仄 仄 平 平
拼音: ròuhóng|gōnggōng jǐnhǎi táng lí

血染蜀罗山踯躅,肉红宫锦海棠梨释义

【血】《唐韻》《集韻》《韻會》呼決切,音泬。《類篇》祭所薦牲血。从皿,一,象血形。《釋名》血,濊也,出于肉,流而濊濊也。《關尹子·四符篇》一爲父,故受氣于父,氣爲水。二爲母,故受血于母,血爲火。《易·說卦傳》坎爲血卦。《疏》取其人之有血,猶地有水也。《禮·中庸》凡有血氣者,莫不尊親。又《大戴禮》血者猶血。《註》血,憂色也。又《山海經》兪者之山有木曰白咎,可以血玉。《註》謂染玉可以作光彩。又《詩·鄭風·茹藘疏》陸璣云:茹藘,一名地血。又《韻補》胡桂切,叶音惠。《劉向·九歎》晉申生之離讒兮,荆和氏之泣血,吳子胥之抉

【染】《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而琰切,音冉。《說文》以繒彩爲色。从水杂聲。徐鍇引裴光遠云:从水,水者所以染。从木,木者桅茜之屬。从九,九者染之數也。《周禮·天官》染人掌染帛。《爾雅·釋器》一染謂之縓,再染謂之赬,三染謂之纁。又柔貌。《詩·小雅》荏染柔木。又《博雅》染耦,和諧也。又姓。《姓譜》晉染閔,五代染于。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而豔切,冉去聲。汚也,漬也。《書·胤征》舊染汚俗,咸與維新。 《韻會》《周禮》染人有上、去二音。 从九會意。俗从丸,非。○按《說文》收水部,今誤入。漢典考證:〔再染

【蜀罗】的轻罗。唐杜牧《江上雨寄崔碣》诗:“春半平江雨,圆纹破蜀罗。”《宋史·食货志下六》:“一日,内出蜀罗一端,为印朱所渍者数重。因詔天下税务,毋輒污坏商人物帛。”

【山踯躅】花的别称。唐韩偓《见花》诗:“血染蜀罗山躑躅,肉红宫锦海棠梨。”参阅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六·山踯躅》。典

【肉】〔古文〕宍《唐韻》如六切《集韻》《韻會》《正韻》而六切,音衄。《說文》胾肉,象形。本書作。《易·噬嗑》噬乾肉。《禮·孔子閒居》觴酒豆肉。《左傳·莊十年》肉食者鄙。《管子·水地篇》五藏已具,而後生肉。《又》心生肉。五肉已具,而後發爲九竅。又《正字通》禽鳥謂之飛肉。《揚子·太經》明珠彈于飛肉,其得不復。又肉。《史記·孝文帝紀》法有肉三。《註》黥劓二,左右趾合一,凡三。又芝草名。《抱朴子·僊藥卷》五芝者,有石芝,有木芝,有草芝,有肉芝。又視肉,獸名。見《山海經·郭璞註》視肉,形如牛肝,有兩目,食之無盡,尋復更生

【宫锦】造宫样所制的锦缎。唐岑参《胡歌》:“黑姓蕃王貂鼠裘,葡萄宫锦醉缠头。”前蜀毛文锡《虞美人》词:“宝檀金缕鸳鸯枕,綬带盘宫锦。”宋王安国《清平乐·春晚》词:“满地残红宫锦污,昨夜南园风雨。”明袁宏道《贞寿诗为冯太史母》:“宫锦到地红,霜心与头白。”清刘大櫆《江贞女传》:“顾君至岳州,遂以宫锦团扇、水晶连环授江氏幼女,以为订。”

【海棠梨】。参见“海棠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