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胸鸾镜里,琪树凤楼前
诗句 | 读音 |
---|---|
雪胸鸾镜里 | 平仄:仄 平 平 仄 仄 韵脚:上六止 拼音: xuěxiōngluán jìnglǐ |
琪树凤楼前 | 平仄:平 仄 仄 平 平 韵脚:下平一先 拼音: qí shùfèng lóuqián |
雪胸鸾镜里,琪树凤楼前释义
【雪】《唐韻》《集韻》相絕切《韻會》《正韻》蘇絕切,音。《說文》本作。凝雨。《元命包》隂凝爲雪。《釋名》雪,綏也。水下遇寒氣而凝,綏綏然下也。《埤雅》雪六出而成華,言凡草木華五出,雪華獨六出,隂之成數也。《詩·邶風》雨雪其雱。又《廣韻》除也。《韻會》洗也。《莊子·知北遊》澡雪而精神。《戰國策》得賢士與共國,以雪先王之恥,孤之願也。又《廣韻》拭也。《家語》以黍雪桃。《史記·酈食其傳》沛公遽雪足杖矛,曰:延客入。又小雪、大雪,節名。見《後漢·律曆志》。又山名。《後漢·明帝紀註》天山卽祈連山。一名雪山。又陽春白雪,古
【胸】《正字通》同胷。
【鸾镜】平御览》卷九一六引南朝宋范泰《鸾鸟诗》序:“昔罽宾王结罝峻祁之山,获一鸞鸟,王甚爱之,欲其鸣而不致也。乃饰以金樊,饗以珍羞。对之逾戚,三年不鸣。夫人曰:‘闻鸟见其类而后鸣,何不县镜以映之!’王从言。鸞覩影感契,慨焉悲鸣,哀响中霄,一奋而絶。”后即以“鸞镜”指妆镜。唐骆宾王《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诗:“龙飆去去无消息,鸞镜朝朝减容色。”明唐顺之《铜雀台》诗之二:“鸞镜时犹照,蛾眉岁不同。”欧阳予倩《木兰从军》第二十场:“许多年在战场不亲鸾镜,今日里回家来旧课重温。”
【里】《廣韻》良已切《集韻》兩耳切《正韻》良以切,音裏。《爾雅·釋言》里,邑也。《詩·鄭風》將仲子兮,無踰我里。《傳》里,居也。《周禮·地官·遂人》五家爲鄰,五鄰爲里。《前漢·法志》在壄曰廬,在邑曰里。《風俗通》五家爲軌,十軌爲里。里者,止也,五十家共居止也。又《正韻》路程,今以三百六十步爲一里。又憂也。《詩·大雅》瞻卬昊天,云如何里。《箋》里,憂也。又姓。《左傳·昭十七年》鄭之未災也,里析告子產。《註》里析,鄭大夫。又百里、相里,複姓。又地名。《左傳·宣三年》子臧得罪而出,誘子華而殺之南里。《註》南里,鄭地。
【琪树】1.仙境中的玉树。《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建木灭景於千寻,琪树璀璨而垂珠。”吕延济注:“琪树,玉树。”唐崔珏《哭李商隐》诗:“应游物外攀琪树,便著霓衣上玉坛。”宋范成大《步虚词》:“琪树玲瓏珠网碎,仙风吹作步虚声。”元萨都剌《将游茅山》诗:“错骑白鹤访茅君,琪树秋声隔夜闻。”2.树名。唐李德裕《金松赋》:“琪树以垂珠而擅名,金松以潜熲而莫覿。”唐李绅《琪树》诗序:“琪树垂条如弱柳,结子如碧珠,三年子可一熟。每岁生者相续,一年緑,二年碧,三年者红,缀於条上,璀错相间。”宋张敦颐《六朝事迹·宝林寺》:
【凤楼】内的楼阁。南朝宋鲍照《代陈思王京洛篇》:“凤楼十二重,四户八綺窗。”宋张孝祥《忆秦娥·上元游西山作》词:“元宵节,凤楼相对鰲山结。”明陈汝元《金莲记·射策》:“合殿云浓留嫩草,千官花覆驻游丝。凤楼出入谁焚牘,会见英雄集柏池。”2.借指朝廷。清沉树本《大水叹》诗之二:“谁绘洚洞图,为民陈凤楼。”3.指妇女的居处。南朝梁江淹《征怨》诗:“荡子从征久,凤楼簫管閒。”隋江总《箫史曲》诗:“来时兔月满,去后凤楼空。”南唐冯延巳《鹊踏枝》词:“几度凤楼同饮宴,此夕相逢,却胜当时见。”4.指五凤楼。清赵翼《后园居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