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幻形声本自无,如如不动亘今古

虚幻形声本自无,如如不动亘今古

诗句读音
虚幻形声本自无平仄:平 仄 平 平 仄 仄 平
韵脚:上平十虞
拼音: xū huànxíng shēngběn zìwú
如如不动亘今古平仄:平 平 平 仄 仄 平 仄
拼音: rú rúbù|fǒudònggènjīn gǔ

虚幻形声本自无,如如不动亘今古释义

【虚幻】真实的;虚无缥缈的。《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隋明云腾墓志》:“禀身於虚幻之中,用石火齐其短。”宋苏轼《书<金光明经>后》:“又能观诸世间,虽甚可爱,而虚幻无实,终非我有者,汝即捨离。”明李贽《答邓明府书》:“某偶尔游方之外,略示形骸虚幻於人世如此,且因以逃名避谴於一时所谓贤圣大人者。”丰子恺《晨梦》:“即一面在热心地做梦中的事,一面又知道这是虚幻的梦。”

【形声】形体和声音;形迹声响。《汉书·董仲舒传》:“夫善恶之相从,如景乡之应形声也。”《正诬论》:“夫吉凶之与善恶,犹善恶之乘形声,自然而然,不得相免也。”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四》:“我居君家四十年,不肯一露形声,故不知有我。”2.犹声势。《晋书·刘曜载记》:“张氏以吾新平陈安,师徒殷盛,以形声言之,非彼五郡之众所能抗也。”3.六书之一。意符和声符并用的构字法,亦称象声、谐声。汉许慎《<说文解字>叙》:“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参见“六书”。汉

【本自】本来就,一向是。《乐府诗集·杂曲歌辞十三·焦仲卿妻》:“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王本自有一往雋气,殊自轻之。”唐高适《燕歌行》:“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唐孟郊《婵娟篇》:“夜半姮娥朝太一,人间本自无灵匹。”

【无】〔古文〕《唐韻》武夫切,音巫。《說文》,亡也。奇字,无通。王育說,天屈西北爲无。《易·乾卦》无咎。《釋文》无音無。易內皆作此字。《藝苑雄黃》无亦作亡。古皆用亡无,秦時始以蕃橆之橆爲有無之無。詩、書、春秋、禮記、論語本用无字,變篆者變爲無,惟易、周禮盡用无。然論語亡而爲有,我獨亡,諸無字,蓋變隸時誤讀爲存亡之亡,故不改也。又《廣韻》莫胡切,音模。南无,出《釋典》。(無)〔古文〕《唐韻》武扶切《廣韻》武夫切《集韻》《韻會》《正韻》微夫切,音巫。《說文》亡也。《玉篇》不有也。《書·舜典》剛而無虐,而無傲。又《益

【如如】佛教语。谓诸法皆平等不二的法性理体。如,理的异名。隋慧远《大乘义章》卷三:“诸法体同,故名为如……彼此皆如,故曰如如。”唐慧能《坛经·行由品》:“万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即是真实。”唐李邕《岳麓寺碑》:“以因因入果果,以灭灭而会如如。”2.佛教语。指永恒存在的真如。唐白居易《读禅经》诗:“摄动是禪禪是动,不禪不动即如如。”宋苏轼《浊醪有妙理赋》:“如如不动而体无碍,了了常知而心不用。”3.佛教语。引申为永存,常在。唐贾岛《寄无得头陀》诗:“落涧水声来远远,当空月色自如如。”《西游记》第九九回:“丹成识得本来

【不】〔古文〕《韻會》《正韻》逋沒切,補入聲。不然也,不可也,未也。《禮·曾子問》葬引至于堩,日有食之,則有變乎,且不乎。又《周禮·夏官》服不氏,掌養猛獸而敎擾之。《註》服不服之獸者。又《廣韻》《韻會》分物切。與弗同。今吳音皆然。又《韻會》俯九切,音缶。與可否之否通。《說文》鳥飛上翔,不下來也。从一,一猶天也。象形。又《玉篇》甫負切《廣韻》甫救切,缶去聲。義同。又《廣韻》甫鳩切《集韻》《韻會》《正韻》方鳩切,音浮。夫不,也。亦作鳺鴀。《爾雅·釋鳥》其鳺鴀。《郉疏》陸璣云:今小鳩也。一名鳩,幽州人或謂鷱鴡,梁宋閒

【动】〔古文〕《唐韻》《正韻》徒摠切《集韻》《韻會》杜孔切,同上聲。《說文》作也。《增韻》動,靜之對。《易·坤卦》六二之動,直以方也。《書·說命》慮善以動,動惟厥時。又《廣韻》出也。《禮·月令》仲春,蟄蟲咸動。又搖也。《庾信·夢入內堂詩》日光釵焰動,窗影鏡花搖。又《韻會》《正韻》徒弄切,同去聲。《易·繫辭》雷以動之,風以散之。《韻會》凡物自動,則上聲。彼不動而我動之,則去聲。又《集韻》覩孔切,音董。振動,拜也,以兩手相擊而拜。今倭人拜以兩手相擊,蓋古之遺法。

【亘】《集韻》《韻會》荀緣切《正韻》息緣切,音宣。《說文》求宣也。揚布也。又與桓同。烏亘,外國名。◎按亘本作,與亙字不同。亙从二从舟。舟今作亙。从二从囘,囘卽回字,今从日作亘。又毛晃曰:紹興二年,禮部看詳姓氏,从水从亘,水名。从木从亘,木名。从木从亘者,皆定讀曰亘。若《晉書》亘彝,亘溫,《書·禹貢》西傾因亘是來之類是也。

【今古】与往昔。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议论证据今古,出入经史百子。”宋苏轼《夜直秘阁呈王敏甫》诗:“共谁交臂论今古,只有闲心对此君。”2.谓古往今来,从古到今。3.过去、往昔。亦借指消逝的人事、时间。《北史·薛辩传》:“汝既未来,便成今古,缅然永别,为恨何言!”唐王昌龄《同从弟销南斋玩月》诗:“冉冉几盈虚,澄澄变今古。”元赵孟頫《闻捣衣》诗:“人间俯仰成今古,何待他时始惘然。”清纳兰性德《蝶恋花》词:“不恨天涯行役苦,只恨西风,吹梦成今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