薰风十里漾芳思,万斛明珠剖胎月

薰风十里漾芳思,万斛明珠剖胎月

诗句读音
薰风十里漾芳思平仄:平 平 平 仄 仄 平 平
韵脚:上平七之
拼音: xūn fēngshílǐyàngfāng1|1
万斛明珠剖胎月平仄:仄 平 平 平 平 平 仄
韵脚:入十月
拼音: wàn húmíng zhū1tāiyuè

薰风十里漾芳思,万斛明珠剖胎月释义

【薰风】1.和暖的风。指初夏时的东南风。《吕氏春秋·有始》:“东南曰薰风。”唐白居易《首夏南池独酌》诗:“薰风自南至,吹我池上林。”明李东阳《天津八景》诗之四:“层轩南向坐薰风,极目平畴远近同。”陈毅《纪念宁沪解放十周年》诗:“解放寧沪吾道东,大军整肃胜薰风。”2.相传舜唱《南风歌》,有“南风之薰兮”句,见《孔子家语·辩乐》。后因以“薰风”指《南风歌》。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时序》:“有虞继作,政阜民暇,‘薰风’诗於元后,‘烂云’歌於列臣。”宋苏轼《东阳水乐亭》诗:“鏗然涧谷含宫徵,节奏未伐君独喜。不须写入薰风弦

【十】《唐韻》《韻會》是執切《集韻》寔入切《正韻》寔執切,音拾。《說文》十,數之具也。一爲東西,丨爲南北,則四方中央具矣。易,數生于一,成于十。《易·繫辭》天九地十。《前漢·韓安國傳》利不十者,不易業。又通作什。《孟子》或相什百。《前漢·谷永傳》天所不饗,什倍於前。《枚乗傳》此其與秦地相什,而功相百。又《韻會》令官文書借作拾。又《陸游老學菴筆記》轉平聲,可讀爲諶。白樂天詩:綠浪東西南北路,紅欄三百九十橋。宋文安公宮詞:三十六所春宮館,一一香風送管絃。鼂以道詩:煩君一日殷勤意,示我十年感遇詩。

【里】《廣韻》良已切《集韻》兩耳切《正韻》良以切,音裏。《爾雅·釋言》里,邑也。《詩·鄭風》將仲子兮,無踰我里。《傳》里,居也。《周禮·地官·遂人》五家爲鄰,五鄰爲里。《前漢·法志》在壄曰廬,在邑曰里。《風俗通》五家爲軌,十軌爲里。里者,止也,五十家共居止也。又《正韻》路程,今以三百六十步爲一里。又憂也。《詩·大雅》瞻卬昊天,云如何里。《箋》里,憂也。又姓。《左傳·昭十七年》鄭之未災也,里析告子產。《註》里析,鄭大夫。又百里、相里,複姓。又地名。《左傳·宣三年》子臧得罪而出,誘子華而殺之南里。《註》南里,鄭地。

【漾】〔古文〕瀁《唐韻》《韻會》《正韻》餘亮切《集韻》弋亮切,音。水名。《說文》水出隴西柏道。《書·禹貢》嶓冢導漾。又水搖動貌。又長也。《王粲·登樓賦》川旣漾而濟深。 亦作養。漢典考證:〔《說文》水出隴西氐道。〕 謹照原文氐改柏。 考證:〔《說文》水出隴西氐道。〕 謹照原文氐改柏。

【芳】《唐韻》《集韻》《正韻》敷方切,音妨。《說文》香草也。《屈原·離騷》雜杜蘅與芳芷。《註》杜蘅、芳芷,皆香草名。又《玉篇》芬芳,香氣貌。《司馬相如·美人賦》芳香芬烈。又《屈原·離騷》芳與澤其雜糅兮。《註》芳,德之臭也。《晉書·元帝紀》文景垂仁,傳芳于南頓。又《韻會》州名。地多芳草,置在常芳縣。又姓。《通志·氏族略》《風俗通》云:漢有幽州刺史芳垂敷。 《韻學集成》作芳。芳字从屮作屮下方。漢典考證:〔《屈原·離騷》芳與澤其雜糅兮。《註》芳,德之貌也。〕 謹照原文貌改臭。 考證:〔《屈原·離騷》芳與澤其雜糅兮。《

【思】〔古文〕恖《廣韻》息兹切《集韻》《韻會》新兹切《正韻》息移切,音司。《說文》睿也。《書·洪範》思曰睿。《六書總要》念也,慮也,繹理爲思。又願也。《詩·大雅》思皇多士。《箋》願也。《正義曰》以意之所思,必情之所願也。又語巳辭。《詩·周南》不可泳思。又《大雅》神之格思。又語起辭。《詩·大雅》思齊太任。又《魯頌》思樂泮水。又《諡法》謀慮不愆曰思。又州名。楚黔中地,唐置思州,以思邛水得名。又姓。以諡爲氏,明有思志道。又《廣韻》《集韻》《類篇》《韻會》相吏切,音四。《揚雄·甘泉賦》儲精垂思。又悲也。《詩·小雅》思泣

【万斛】极言容量之多。古代以十斗为一斛,南宋末年改为五斗。唐杜甫《夔州歌》之七:“蜀麻吴盐自古通,万斛之舟行若风。”明沉采《千金记·省女》:“正是胸中万斛愁难遣,付与残花逐水流。”清恽敬《新喻罗坊漕仓记》:“春、夏、秋三时,得雨涨,发万斛之舟,随流东下。”郭沫若《落叶》第二九信:“我对着你这近在咫尺而又远在天涯的哥哥,时而又感受着无限的哀愁,万斛的热泪无端地从眼中涌出。”

【明珠】1.光泽晶莹的珍珠。汉班固《白虎通·封禅》:“江出大贝,海出明珠。”《新唐书·薛收传》:“明珠兼乘,未若一言。”鲁迅《花边文学·<如此广州>读后感》:“汉求明珠,吴征大象,中原人历来总到广东去刮宝贝。”2.比喻忠良的人。《楚辞·刘向<九叹·忧苦>》:“伤明珠之赴泥兮,鱼眼璣之坚藏。”王逸注:“言忠良弃捐,谗佞珍用也。”3.比喻可宝贵的事物。唐韩愈《奉酬卢给事云夫四兄<曲江荷花行>》诗:“遗我明珠九十六,寒光映骨睡驪目。”钱仲联集释引孙汝听曰:“汀诗九十六字。”此谓卢汀诗字字似明珠。朱德《和董老过春节诗》:

【剖】〔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普后切《正韻》普厚切,音掊。《說文》判也。从刀,咅聲。《蒼頡篇》拆也。《玉篇》判也。中分爲剖。《廣韻》破也。《前漢·高帝紀》剖符封功臣。《左思·吳都賦》剖巨蚌於回淵。又《唐韻》方武切《集韻》斐父切,音撫。義同。漢典考證:〔《說文》剖也。〕 謹照原文剖也改判也。 考證:〔《說文》剖也。〕 謹照原文剖也改判也。

【胎】《唐韻》土來切《集韻》《韻會》《正韻》湯來切,音台。《說文》婦孕三月也。从肉,台,意兼聲。《廣韻》始也。《增韻》凡孕而未生,皆曰胎。《爾雅·釋詁》胎,始也。《註》胚胎未成,亦物之始也。《博雅》人三月而胎。《史記·律書》營室者,主營胎。又獸亦謂之胎。《禮·王制》不殺胎。《史記·樂書》胎生者不殰。《註》胎生,獸也。又珠亦謂之胎。《前漢·揚雄傳》剖明月之珠胎。《註》珠在蛤中,若懷姙然,故謂之胎也。又逃也。《揚子·方言》胎,逃也。《註》謂逃叛也。又《韻補》叶音怡。《漢樂章》衆庶熙熙,施及夭胎。羣生啿啿,受春之祺。

【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魚厥切,音軏。《說文》闕也。太隂之精。《釋名》月,缺也,滿則缺也。《易·繫辭》隂陽之義配日月。《禮·祭義》月生於西。《公羊傳·莊二十五年註》月者,土地之精。《史記·天官書註》月者,隂精之宗。《淮南子·天文訓》水氣之精者爲月。又《書·堯典》以閏月定四時成歲。《傳》一歲十二月,月三十日,三歲則置閏焉。又《洪範》二曰月。《傳》所以紀一月。《疏》從朔至晦,大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禮·禮運》月以爲量。《註》天之運行,每三十日爲一月。又姓。金月彥明首建孔子廟,明洪武中有月輝、月文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