驯扰以刍豢,可呼随指令
驯扰以刍豢,可呼随指令释义
【驯扰】;驯伏。《文选·祢衡<鹦鹉赋>》:“矧禽鸟之微物,能驯扰以安处。”张铣注:“况鸟微贱,能顺柔安处也。”唐李白《大鹏赋》:“岂比夫蓬莱之黄鵠,夸金衣与菊裳。耻苍梧之玄凤,耀綵质与锦章,既御服于灵仙,久驯扰于池隍。”章炳麟《訄书·订文》:“君人者,藉此以相临制,使民驯扰,於事益便。”2.使顺服;使和顺。宋苏辙《商论》:“盖常以为周公之治天下,务为文章繁縟之礼,以和柔驯扰天下刚强之民。”杨笃生《新湖南》第六篇:“惟其有独立性,故能以少数人控驭多数人而驯扰之。”梁启超《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三章第一节:“一统
【以】〔古文〕《韻會》《正韻》養里切,怡上聲。爲也。《論語》視其所以。又因也。《詩·邶風》何其久也,必有以也。《左傳·昭十三年》我之不共,魯故之以。《註》以魯故也。《列子·周穆王篇》宋人執而問其以。又用也。《論語》不使大臣怨乎不以。又《左傳·僖二十六年》凡師能左右之曰以。《易·師卦》能以衆正。又《詩·周頌》侯彊侯以。《註》彊民有餘力來助者,以閒民轉移執事者。又同已。《孟子》無以,則王乎。又古以與聲相通。《禮·燕禮》君曰:以我安。《註》猶與也。《魏書·李順傳》此年行師,當克以不。《韓愈·剝啄行》凡今之人,急名以官
【刍豢】之类的家畜。泛指肉类食品。《孟子·告子上》:“故义理之悦我心,犹芻豢之悦我口。”朱熹集注:“草食曰芻,牛羊是也;穀食曰豢,犬豕是也。”《史记·货殖列传序》:“至若《诗》、《书》所述虞夏以来,耳目欲极声色之好,口欲穷芻豢之味。”宋苏轼《答毕仲举》:“而既饱之餘,芻豢满前,惟恐其不持去也。”清赵翼《杨桐山具精馔招饮》诗:“但从芻豢选肥美,昔人烹飪有絶技。”
【可】《唐韻》肯我切《集韻》《韻會》《正韻》口我切,音坷。《說文》肯也。《廣韻》許可也。《韻會》可者,否之對。《書·堯典》囂訟可乎。《文中子·事君篇》達人哉山濤也,多可而少怪。又僅可,未足之辭。《論語》子曰:可也。又《禮·內則》擇于諸母與可者。《註》諸母,衆妾也,可者,傅御之屬也。又所也。《禮·中庸》體物而不可遺。《註》體猶生也,可猶所也。不有所遺,言萬物無不以鬼神之氣生也。又姓。《正字通》唐諫議大夫可中正,宋紹興進士可懋。又《字彙補》苦格切,音克。《魏書·吐谷渾傳》可汗,此非復人事。《唐書·突厥傳》可汗猶單于
【呼】〔古文〕戲《唐韻》荒烏切《集韻》《韻會》《正韻》荒胡切,音虍。《說文》外息也。《韻會》出息爲呼,入息爲吸。又《廣韻》喚也。又《集韻》嗚呼,歎辭。《書·五子之歌》嗚呼曷歸。又通作乎。《詩·大雅》於乎小子。又通作虖。《前漢·武帝紀》嗚虖何施而臻此與。亦作嘑。又姓。《廣韻》列仙傳有仙人呼子先,又複姓。《前漢·匈奴傳》呼衍氏。《註》師古曰:卽今鮮姓呼延者是也。又呼沱,水名。《戰國策》南有呼沱易水。又草名。《爾雅·釋草》蓫薚,馬尾。《疏》蔏,一名夜呼。又《集韻》虛交切,音虓。與詨同。吳人謂叫呼爲詨。或作嚆嘮。又《禮
【随】〔古文〕遀追《廣韻》《集韻》《韻會》旬爲切,音隋。《廣韻》從也,順也。《書·禹貢》隨山刊木。《易·象》隨風巽,君子以申命行事。《詩·大雅》無縱詭隨。《傳》詭,人之善。隨,人之惡者。又易卦名。又《易·咸卦》咸其股,執其隨往吝。《註》隨,謂趾也。《疏》腓動,則足隨之,故謂足爲隨。又《艮卦》艮其腓,不拯其隨。又《儀禮·鄕射禮》其閒容弓,距隨長武。《註》距隨者,物橫畫也。始前足至東頭爲距,後足來合而南面爲隨。又地名。《左傳·隱五年》翼侯奔隨。《註》隨,晉地。又國名。漢爲縣。《左傳·桓六年》楚武王侵隨。《註》隨國,
【指令】1.指示命令。唐韩愈《魏博节度使沂国公先庙碑铭》:“号登元和,大圣载营。风挥日舒,咸顺指令。”元柳贯《浦阳十咏·昭灵仙迹》:“真仙帝遣司风雨,唤起渊龙听指令。”陈世旭《小镇上的将军》:“立刻就传来了上面的指令,将军的遗体就地火葬。”2.下行公文的一种。对下级机关有所指示时用之。《新华日报》1943.9.18:“在次长的办公桌上,有电话机,来往的公事信,一切的指令、计划、方案与文件。”3.指定电子计算机实现某种控制或运算的代码。包括操作功能和操作对象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