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题内史琅玕坞,几醉山阳瑟瑟村

须题内史琅玕坞,几醉山阳瑟瑟村

诗句读音
须题内史琅玕坞平仄:平 平 仄 仄 平 仄
拼音: xūtínèi shǐláng gānwù
几醉山阳瑟瑟村平仄:平 仄 平 平 仄 仄 平
韵脚:上平二十三魂
拼音: 1|3zuìshān yángsè sècūn

须题内史琅玕坞,几醉山阳瑟瑟村释义

【题】《廣韻》杜溪切《集韻》《韻會》田黎切,音啼。《說文》頟也。《小爾雅》頭也。《禮·王制》南方曰蠻,雕題交阯。《爾雅·釋言》顁,題也。《註》題,額也。《史記·越世家》雕題。《註》謂刻其頞,涅以丹靑也。又《廣韻》書題。《博雅》書稱題。題,諦也。審諦其名號也。《正字通》註疏有孟子題辭,所以題號孟子之書。又《韻會》椽頭玉飾曰琁題、玉題,亦名璧璫。又題目也。《杜甫詩》天老看題目。又品題也。《李白·上韓荆州書》一經品題,便作佳士。又國名。《南史·裴子野傳》有白題及滑骨入貢。又縣名。《前漢·功臣表》題侯張富昌。又《釋名》

【内史】官名。西周始置,协助天子管理爵、禄、废、置等政务。春秋时沿置。见《周礼·春官·内史》。《左传·襄公十年》:“使周内史选其族嗣,纳诸霍人,礼也。”杜预注:“内史,掌爵禄废置者。”《孔子家语·执辔》:“古者天子以内史为左右手。”2.官名。秦官,掌治理京师。汉景帝分置左右内史。汉武帝太初元年改右内史为京兆尹,左内史为左冯翊。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史记·蒙恬列传》:“始皇二十六年,蒙恬因家世得为秦将,攻齐,大破之,拜为内史。”《史记·袁盎晁错列传》:“景帝即位,以错为内史……法令多所更定。”3.官名。西汉初

【琅玕】亦作“瑯玕”。1.似珠玉的美石。《书·禹贡》:“厥贡惟球、琳、琅玕。”孔传:“琅玕,石而似玉。”孔颖达疏:“琅玕,石而似珠者。”三国魏曹植《美女篇》诗:“攘袖见素手,皓腕约金环;头上金爵釵,腰佩翠琅玕。”元王旭《离忧赋》:“佩琅玕而服明月兮,裁青霞以为裾;怀真符而欲献兮,顾君门而踌躇。”清孙枝蔚《牛饥纪事二十二韵》:“兽医归部伍,柴药贵琅玕。”2.传说和神话中的仙树,其实似珠。《山海经·海内西经》:“服常树,其上有三头人,伺琅玕树。”郭璞注:“琅玕子似珠。”晋葛洪《抱朴子·袪惑》:“﹝崑崙﹞有珠玉树,沙棠

【坞】《廣韻》《正韻》安古切《集韻》《韻會》於五切,音鄔。同隖。小障也。一曰庳城。《服虔·通俗文》營居爲塢。《戴延·西征記》蠡城以南有金門塢。《後漢·安帝紀》元初元年,遣兵屯河內衝要,皆作塢壁。《後漢·董卓傳》築塢于郿,號萬歲塢。又山阿,唐王維別墅,在輞川,有辛夷塢。又村落。《杜甫詩》前有毒蛇後猛虎,谿行盡日無村塢。又《集韻》烏故切,音污。野聚也。 本作隖。別作埡。

【几】《唐韻》居履切《集韻》《韻會》舉履切《正韻》居里切,寄上聲。《說文》踞几也。《徐曰》人所凭坐也。《詩·大雅》或肆之筵,或授之几。《周禮·春官》五几,玉几,雕几,彤几,漆几,素几。《劉歆·西京雜記》漢制,天子玉几,冬加綈錦其上,謂之綈几。凡公侯皆竹木几,冬則細爲橐以馮之。《玉篇》案也。亦作机。《左傳·昭五年》設机而不倚。又几几,安重貌。《詩·豳風》赤舄几几。(幾)〔古文〕《唐韻》居衣切《集韻》《韻會》居希切,音機。《說文》微也。《易·繫辭》幾者,動之微吉之先見者也。《書·臯陶謨》兢兢業業,一日二日萬幾。《傳

【醉】《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將遂切,音檇。《正韻》爲酒所酣曰醉。《書·酒誥》德將無醉。《詩·大雅》旣醉以酒。又心醉。《莊子·應帝王》列子見之而心醉。《文中子·事君篇》心醉六經。又骨醉。《唐書·武后紀》高宗王后蕭良姊爲武昭儀所誣,囚之,武氏置二人釀甕中,曰令二姬骨醉。又心和神全曰醉。《淮南子·覽冥訓》通于大和者,惛若純醉而甘臥以遊其中,不知其所由也。又《字彙補》醉李,地名。與檇李同。《公羊傳·定十四年》於越敗吳于醉李。又《字彙補》精崔切,音嶉。《李世澤·韻圖》醉字有平去二音。 《說文》醉,卒也。卒其度量

【山阳】1.山朝南的一面。《汉书·郊祀志上》“从阴道下”唐颜师古注:“山南曰阳,山北曰阴。”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六》:“乃北一里餘,抵分界山之阳,渡一小流,循山阳西北行三里,北逾过坳。”陈毅《过太行山书怀》诗:“山阳薄雾散,山阴白雪密。”2.汉置县名,属河南郡。故城在今河南省修武县境。魏晋之际,嵇康、向秀等尝居此为竹林之游。后因以代指高雅人士聚会之地。南朝齐陆厥《奉答内兄希叔》诗:“愧兹山阳讌,空此河阳别。”唐杜甫《赠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韵》:“山阳无俗物,郑驛正留宾。”3.见“山阳笛”。漢

【瑟瑟】碧色宝石。《周书·异域传下·波斯》:“﹝波斯国﹞又出白象、师子……马瑙、水晶、瑟瑟。”《新唐书·高仙芝传》:“仙芝为人贪,破石,获瑟瑟十餘斛。”《元史·仁宗纪一》:“帝曰:所寳惟贤,瑟瑟何用焉。”明沈德符《野获编·外国·乌思藏》:“其官章饰,最尚瑟瑟;瑟瑟者,緑珠也。”2.指碧绿色。唐白居易《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前蜀韦庄《乞彩笺歌》:“留得溪头瑟瑟波,泼成纸上猩猩色。”宋陆游《携一尊寻春湖上》诗:“花梢已点猩猩血,水面初生瑟瑟纹。”3.象声词。汉刘桢《赠从弟》诗之二:“亭亭山上松

【村】《唐韻》此尊切《集韻》麤尊切《正韻》倉尊切,寸平聲。《廣韻》墅也。《增韻》聚落也。字从邑从屯。經史無村字,俗通用。《晉·陶潛·歸田園詩》曖曖遠人村。《桃花源記》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