猰狄时方惫,燕云耗颇传
猰狄时方惫,燕云耗颇传释义
【燕云】1.五代时,后晋石敬瑭以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燕指幽州,云指云州。见《新五代史·晋高祖纪》。后以“燕云”泛指华北地区。宋汪元量《湖州歌》之六:“北望燕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清洪亮吉《题萧照所绘宋高宗瑞应图六幅》诗:“唾手燕云时已异,伤心怀愍事将同。”《花月痕》第四回:“逆倭势蹙……计欲结连关外回番各部,由草地潜入燕云。”2.指明代京都地区。明谢肇淛《五杂俎·地部一》:“燕云只有四种人多:奄竖多於縉绅,妇女多於男子,娼妓多於良家,乞丐多於商贾……昔人谓‘不如是不足为京都’,其言亦近之矣。”
【耗】《韻會》《正韻》虛到切,好去聲。《說文》本作秏。稻屬。《呂氏春秋》飯之美者,山之禾,南海之耗。又《博雅》耗,減也。《正韻》虛也。《詩·大雅》耗斁下土。《禮·王制》用地大小,視年之豐耗。《抱朴子·微旨卷》夫隂陽之術,高可以治小疾,次可以免虛耗而已。又《增韻》敗也。《抱朴子·地眞卷》月建煞耗之神。又惡也。《董仲舒·賢良策》察天下之息耗。《註》息,生也。耗,虛也。一云息耗,善惡也。又《月令·廣義》每年正月十六日,俗謂之耗磨日。《張說·耗日飮詩》上月今朝減,流傳耗磨辰。但令不事事,同醉俗中人。又姓。出《何氏姓苑》
【颇】《唐韻》《集韻》《韻會》滂禾切《正韻》普禾切,音坡。《玉篇》不平也,偏也。《書·洪範》無偏無陂。《釋文》舊本作頗,音普多反。《又》人用側頗僻,民用僭忒。《傳》在位不敦平,則下民僭差。又《多方》爾乃惟逸惟頗,大遠王命。《韻補》古義字皆音俄,周官註亦音俄,故古文尚書本作無偏無頗,遵王之義,以叶俄音。唐明皇以義字今音爲又,攺頗爲陂,以从今音,古音遂湮滅矣。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普火切,音叵。《博雅》少也。又差多曰頗多,良久曰頗久,多有曰頗有。《史記·叔孫通傳》臣願頗采古禮與秦儀,雜就之。又《廣韻》《
【传】《廣韻》直攣切《集韻》《韻會》《正韻》重緣切,音椽。轉也。《左傳·莊九年》公喪戎路,傳乗而歸。《註》戎路,兵車。傳乗,乗他車。《釋文》傳,直專反。又丁戀反。又《正韻》授也,續也,布也。《周禮·夏官·訓方氏》誦四方之傳道。《註》傳說往古之事也。讀平聲。又《禮·曲禮》七十曰老而傳。《註》倦勤,傳家事于子也。又《禮·內則》父母,舅姑之衣衾,簟席枕几不傳。《註》移也。又《集韻》《韻會》《正韻》株戀切,專去聲。傳舍。《釋名》傳,轉也。人所止息,去者復來。轉,相傳無常主也。《史記·酈食其傳註》高陽傳舍。又《說文》遽也
【猰】《唐韻》烏黠切《集韻》《正韻》乙黠切,音札。《說文》猰貐,獸名。《淮南子·本經訓》殺猰貐。又《玉篇》烏八切,音婠。義同。又《集韻》訖黠切,音戛。《玉篇》雜犬也。《集韻》犬也。又《廣韻》古鎋切《集韻》居轄切,音。《廣韻》雜犬。《集韻》雜也。又《廣韻》苦結切《集韻》詰結切,音挈。《廣韻》猰犺,不仁。又《集韻》獸名。又《集韻》一結切,音噎。猰,似貙。或作。又《集韻》煙奚切,音鷖。又壹計切,音翳。義同。 《廣韻》《集韻》本作。詳豸部字註。
【狄】《唐韻》徒歷切《集韻》《韻會》亭歷切,音敵。《爾雅·釋地》八狄。《禮·王制》北方曰狄。《明堂位》五狄。《周禮·職方氏》六狄。《書·仲虺之誥》南面而征,北狄怨。《春秋·莊三十二年》狄伐郉。《穀梁傳·莊十年》荆者,楚也。何爲謂之荆,狄之也。又下士。《書·顧命》狄設黼扆綴衣。《傳》狄,下士。《禮·祭統》狄者,樂吏之賤者也。又鹿名。《爾雅·釋獸》絕有力,狄。《疏》絕異壯大有力者名狄也。又地名。《史記·陳涉世家》周市北徇地,至狄。《註》徐廣曰:今之臨濟。又人名。《史記·殷本紀》殷契母曰狄。又姓。《左傳·襄十年》狄虒
【时方】指宋元以来通行的药方。对“古方”、“经方”而言。清陈念祖有《时方妙用》四卷、《时方歌括》二卷,即选用时俗通用的药方编辑而成。
【惫】《唐韻》蒲拜切《集韻》《韻會》步拜切。《正韻》薄邁切,音備。《說文》也。本作,从心聲。今作憊。《廣韻》羸困也。《通俗文》疲極曰憊,疲劣也。或从疒作。又通作敗。《荀子·解蔽篇》惡敗而出妻。又《集韻》《韻會》蒲計切,音薜。困病也。《莊子·山木篇》貧也。非憊也。又《集韻》《類篇》鼻墨切《韻會》蒲北切,音蔔。困也。又叶平秘切,音葡。《易·遯卦》係遯之厲有疾憊也。畜臣妾吉,不可大事也。王肅讀。 別作〈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