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绿鳞鳞,轻拍横塘岸
鸭绿鳞鳞,轻拍横塘岸释义
【轻】〔古文〕《廣韻》去盈切《集韻》《韻會》牽盈切《正韻》丘京切,音卿。《說文》輕車也。《廣韻》重之對也。又去聲。《廣韻》虛正切《集韻》《韻會》牽正切《正韻》丘正切,音慶。《集韻》疾也。《左傳·桓十二年》絞小而輕,輕則寡謀。又《僖三十三年》秦師輕而無禮。
【拍】《廣韻》《正韻》普百切《集韻》《韻會》匹陌切,音魄。《說文》本作。拊也。《釋名》搏也。以手搏其上也。《唐書·曹確傳》優人李可及,能新聲自度曲,少年爭慕之,號爲拍彈。《晹樂書》九部樂有拍板,韓文公目爲樂句。《琴集》大胡笳十八拍,小胡笳十九拍,蔡琰作。又拍張,手搏捽,胡之戲也。《南史·王敬則傳》善拍張,宋帝使跳刀,接無不中,仍撫髀拍張。又《集韻》莫白切,音陌。擊也。亦與同。又《集韻》《韻會》《正韻》伯各切,音博。與胉膊同。《周禮·天官·醢人》饋食之豆,其實豚拍。《註》鄭杜皆以拍爲膊,謂脅也。或曰豚拍肩也,今河
【横塘】古堤名。三国吴大帝时于建业(今南京市)南淮水(今秦淮河)南岸修筑。亦为百姓聚居之地。晋左思《吴都赋》:“横塘查下,邑屋隆夸。”唐崔颢《长干曲》之一:“君家住何处?妾住在横塘。”2.古堤名。在江苏省吴县西南。宋贺铸《青玉案·横塘路》词:“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宋贺铸《青玉案·南歌子》词:“一鉤新月渡横塘。谁认凌波微步、袜尘香。”3.泛指水塘。唐温庭筠《池塘七夕》诗:“万家砧杵三篙水,一夕横塘似旧游。”前蜀牛峤《玉楼春》词:“春入横塘摇浅浪,花落小园空惆悵。”宋陆游《秋思绝句》:“黄蛺蝶轻停曲槛,
【岸】《唐韻》五旰切《集韻》魚旰切《韻會》疑旰切《正韻》魚幹切,音犴。《說文》水厓而高者。《爾雅·釋地》望厓洒而高岸。《註》厓峻而水深曰岸。《詩·衞風》淇則有岸。《小雅》高岸爲谷。又階也。《張衡·西京賦》襄岸夷塗。《註》襄,高也。岸,殿階也。又魁岸,雄傑也。《前漢·江充傳》爲人魁岸。《註》岸者,有廉稜如崖岸形。《唐書·宦者傳》仇士良以李石稜稜有風岸深忌之。又道岸。《詩·大雅》誕先登于岸。《註》道之極至處也。又露額曰岸。《後漢·馬援傳》帝岸幘見援。又獄名。《詩·小雅》宜岸宜獄。《註》鄕亭之繫曰岸,朝廷曰獄。韓詩作
【绿】《廣韻》力玉切《集韻》《韻會》龍玉切,音錄。《說文》帛靑黃色也。《釋名》綠,瀏也。荆泉之水於上視之,瀏然綠色,此似之也。《詩·邶風》綠兮衣兮。《博》綠,閒色。又《詩·衞風》綠竹猗猗。《傳》綠,王芻也。《釋文》爾雅作菉。
【鳞鳞】鳞状物。形容云彩。《文选·鲍照<还都道中作>诗》:“鳞鳞夕云起,猎猎晚风遒。”吕延济注:“鳞鳞,云貌。”宋范成大《三登乐》词:“一碧鳞鳞横万里,天垂吴楚四无人,櫓声自语向浮云。”郑泽《晚眺次钝根韵》:“鳞鳞夕云景,依依归鸟心。”2.形容鳞状物。形容水波。唐李群玉《江南》诗:“鳞鳞别浦起微波,汎汎轻舟桃叶歌。”明何景明《伯川词》:“锡山之下兮伯之河,水鳞鳞兮石峩峩。”林景行《湖泛口占示贞壮》:“晚风翼翼浪吹衣,凉水鳞鳞翠入微。”3.形容鳞状物。形容屋瓦。宋陆游《苦热》诗:“万瓦鳞鳞若火龙,日车不动汗珠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