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池湛湛一泓墨,衣焙霏霏半篆香
诗句 | 读音 |
---|---|
砚池湛湛一泓墨 | 平仄:仄 平 仄 仄 平 平 仄 韵脚:入二十五德 拼音: yàn chízhàn zhànyī hóngmò |
衣焙霏霏半篆香 | 平仄:平 仄 平 平 仄 仄 平 拼音: yībèifēibànzhuàn xiāng |
砚池湛湛一泓墨,衣焙霏霏半篆香释义
【砚池】的砚。亦指砚端贮水处。唐杜荀鹤《题弟侄书堂》诗:“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警世通言·王安石三难苏学士》:“东坡开砚匣,看了砚池,是一方緑色端砚,甚有神采。”清王端履《绝句》:“风雪连朝睡起迟,砚池冰满罢吟诗。”丁玲《母亲》三:“从屉子里拿出那本大帖来。砚池里装得有昨夜磨好的墨汁,于是她聚精会神的临着。”2.洗砚的水池。清俞樾《茶香室三钞·王逸少砚池异迹》:“山阴兰亭,有逸少砚池。朝廷每有颁詔礼,则池水尽黑,可以染緇。”
【湛湛】1.露浓貌。《诗·小雅·湛露》:“湛湛露斯,匪阳不晞。”毛传:“湛湛,露茂盛貌。”《初学记》卷十三引三国魏王肃《宗庙颂》:“湛湛甘露,济济醴泉,或涌於地,或降於天。”明何景明《甘露颂》:“湛湛瀼瀼,既涂既溽。”清孙枝蔚《贫农夏日吟》:“露湛湛兮晨出,月高高兮夜归。”2.深厚貌;浓重貌。《楚辞·九章·哀郢》:“忠湛湛而愿进兮,妬被离而鄣之。”王逸注:“湛湛,重厚貌。”唐韦应物《善福精舍示诸生》诗:“湛湛嘉树阴,清露夜景沉。”宋刘克庄《贺新郎·九日》词:“湛湛长空黑,更那堪斜风细雨,乱愁如织。”3.聚集貌。《
【一泓】一片或一道。唐李贺《梦天》诗:“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清昭槤《啸亭杂录·京师园亭》:“一泓清池,茅檐数椽,水木明瑟,地颇雅洁。”徐迟《火中的凤凰》:“就在万顷良田之间,一泓流水前面,一座拱形石桥,通往私人藏书最大的一家--铁琴铜剑楼。”2.犹言一汪。宋陆游《龟堂避暑》诗:“砚池湛湛一泓墨,衣焙霏霏半篆香。”
【墨】《唐韻》莫北切《集韻》《韻會》《正韻》密北切,音默。《說文》書墨也。《西京雜記》漢尚書令,僕承郞,月給隃糜墨。魏晉閒以黍燒烟,和松煤爲之。唐初高麗歲貢松烟墨。宋熙寧閒,張遇供御墨,始用油烟入麝,謂之龍劑。《李堅墨評》古有李廷珪墨爲第一,張遇墨次之,兗州朗墨又次之。又《禮·玉藻》卜人定龜,史定墨。《註》凡卜,必以墨畫龜,乃鑽之,觀所坼以占吉凶。又度名。《小爾雅》五尺爲墨,倍墨爲丈。《周語》不過墨丈尋常之閒。又五之一,鑿其額,涅以墨書。《書·伊訓》臣下不匡其墨。又哀容。《孟子》歠粥面深墨。又氣色下也。《左傳·
【焙】《集韻》蒲昧切《正韻》步昧切,音佩。煏也。《集韻》本作。又《六書故》烘也。本作。
【霏】〔古文〕《唐韻》芳非切《集韻》《韻會》《正韻》芳微切,音菲。《說文》雨雪貌。从雨非聲。《集韻》雰也。《詩·邶風》雨雪其霏。《傳》霏,甚貌。又《小雅》雨雪霏霏。
【半】《唐韻》《集韻》《韻會》博漫切,般去聲。《說文》物中分也。从八从牛。牛爲物大,可以分也。《易·繫辭》思過半矣。《禮·學記》不善學者,師勤而功半。《韓非子·內儲篇》疑也者,以爲可者半,不可者半。又《集韻》《韻會》《正韻》普半切,音泮。大片也。《前漢·李陵傳》令軍士人持二升糒,一半冰。《註》師古曰:半,讀曰判。判,大片也。又《韻補》叶眠切,音鞭。《道藏謌》遊雲落太陽,颰景凌三天。千秋似淸旦,萬歲猶日半。
【篆香】1.犹盘香。宋李清照《满庭芳》词之一:“篆香烧尽,日影下帘钩。”明刘基《喜迁莺》词:“画角断,篆香清,斜月淡疎櫺。”清纳兰性德《酒泉子》词:“篆香消,犹未睡,早鸦啼。”2.香屑或香灰。《剪灯馀话·胡媚娘传》:“﹝尹公﹞取丹砂、蟹黄、篆香与裕服,而拂袖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