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荡浑如梦边事,龙湫顿觉眼中明

雁荡浑如梦边事,龙湫顿觉眼中明

诗句读音
雁荡浑如梦边事平仄:仄 仄 平 平 仄 平 仄
拼音: yàndànghúnrúmèngbiān shì
龙湫顿觉眼中明平仄:平 仄 平 仄 仄 平 平
韵脚:下平十二庚
拼音: lóng qiūdùn juéyǎn zhōngmíng

雁荡浑如梦边事,龙湫顿觉眼中明释义

【雁】《唐韻》五宴切《集韻》魚切,音贗。《說文》鳥也。从隹从人厂聲。讀若鴈。《註》徐鉉曰:雁,知時鳥。大夫以爲摯,昏禮用之,故从人。《爾雅·釋鳥》鳧雁醜。《詩·邶風》雝雝鳴雁。餘詳鳥部鴈字註。

【荡】《唐韻》徒朗切《集韻》《韻會》待朗切,音盪。大也。《論語》蕩蕩乎民無能名焉。又《釋名》蕩,排盪去穢垢也。《禮·昏義》蕩天下之隂事。又《禮·月令》仲冬諸生蕩。《註》蕩謂物動萌芽也。又《書·畢命》以蕩陵德。《傳》放蕩也。又《書·盤庚》今我民用,蕩析離居。《註》播蕩也。又《詩·大雅》蕩蕩上帝。《傳》蕩蕩,法度廢壞貌。又姓。《春秋·僖二十五年註》宋桓公生子蕩,後以蕩爲氏。又他浪切,音儻。義同。又底朗切,音黨。《周禮·地官·稻人》以溝蕩水。《註》謂以溝行水也。又《前漢·揚雄傳》雄爲人易佚蕩。《註》佚蕩,緩也。又他郞

【浑】《唐韻》戸昆切《集韻》《韻會》《正韻》胡昆切,音魂。《說文》混流聲。《枚乗·七發》沌沌渾渾。《註》渾渾,波相隨貌。又洿下貌。又濁也。《老子·道德經》渾兮其若濁。又大也。《班固·幽通賦》渾元運物。又肧渾,言如肧胎之渾然也。《郭璞·江賦》類肧渾之未凝。又齊同也。《孫綽·天台賦》渾萬象以冥觀。又《集韻》戸袞切,音溷。豐流也。一曰雜流。《前漢·劉向傳》賢不肖渾淆。又《揚子·方言》渾,盛也。《註》們渾,肥滿也。又《爾雅·釋詁》渾,墜也。《註》水落貌。又姓。《左傳》鄭大夫渾罕。又古本切,音袞。與滾同。大水流貌。《荀子

【梦】俗夢字。(夢)《唐韻》《集韻》《韻會》莫鳳切《正韻》蒙弄切,蒙去聲。覺之對,寐中所見事形也。《書·說命》夢帝賚子良弼。《詩·小雅》乃占我夢。《周禮·春官·占夢》以日月星辰占六夢之吉凶,一正夢、二噩夢、三思夢、四寤夢、五喜夢、六懼夢。《又》大卜掌三夢之法,一致夢、二觭夢,《註》奇怪之夢、三咸陟。《註》升也,進也,無思慮而有其夢。一作咸夢。《莊子·齊物論》昔者莊周夢爲蝴蝶,栩栩然胡蝶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張子正蒙》夢形閉而氣專于內,夢所以緣舊于習心,飢夢取,飽夢與。又澤名。《書·禹貢》雲土夢作。又《司馬

【边事】。《后汉书·窦固传》:“帝欲遵武帝故事,击匈奴,通西域,以固明习边事,十五年冬,拜为奉车都尉。”唐贾岛《送李傅侍郎剑南行营》诗:“走马从边事,新恩受外臺。”清侯方域《南省试策四》:“边之患,非边能为患也。患在任边事者,因循而不知变计,畏缩而不敢奋发。”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四章第一节:“唐德宗生气说,柳浑书生,不懂边事,你怎么也这样说。”2.边境上的战事或争端。唐羊士谔《贺州宴行营回将》诗:“元戎坐镇无边事,遣向营中偃画旗。”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六:“至建炎初,以军兴道梗,始有三年之限,后有

【龙湫】1.上有悬瀑下有深潭谓之龙湫。《隋书·礼仪志一》:“鹿角生於杨树,龙湫出於荆谷。”唐杜荀鹤《送吴蜕下第入蜀》诗:“鸟径盘春靄,龙湫发夜雷。”清顾炎武《五台山记》:“北臺最高,后人名之叶斗峯。有龙湫,其东二十里为华巖岭。”2.瀑布名。在浙江雁荡山。前蜀贯休《无题》诗:“雁荡经行云漠漠,龙湫宴坐雨濛濛。”

【顿觉】佛教语。犹顿悟。元邓文原《重刻<禅源诠>序》:“自顿觉至成佛,十重为浄;自不觉至受报,十重为染。”参见“顿悟”。

【眼中】犹言心目中。宋苏轼《予以事繫御史台狱遗子由》诗之二:“眼中犀角真吾子,身后牛衣愧老妻。”

【明】〔古文〕朙《廣韻》武兵切《集韻》《韻會》《正韻》眉兵切,音鳴。《說文》照也。《易·繫辭》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又》縣象著明,莫大乎日月。《疏》日月中時,徧照天下,無幽不燭,故云明。《史記·歷書》日月成,故明也。明者,孟也。又《易·乾卦》大明終始。《疏》大明,曉乎萬物終始。又《易·乾卦》天下文明。《疏》有文章而光明。又《書·堯典》欽明文思安安。《疏》照臨四方謂之明。又《書·舜典》黜陟幽明。《傳》升進其明者。又《書·太甲》視遠惟明。《疏》謂監察是非也。又《洪範》視曰明。《傳》必淸審。又《詩·小雅》祀事孔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