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关曲(暮云收尽溢清寒)
阳关曲(暮云收尽溢清寒)原文
【阳关曲】
中秋月
暮云收尽溢清寒,
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
明月明年何处看。
阳关曲(暮云收尽溢清寒)注释版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溢:满出。暗寓月色如水之意。银汉:银河。玉盘:喻月。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阳关曲(暮云收尽溢清寒)译文版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夜幕降临,云气收尽,天地间充满了寒气,银河流泻无声,皎洁的月儿转到了天空,就像玉盘那样洁白晶莹。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我这一生中每逢中秋之夜,月光多为风云所掩,很少碰到像今天这样的美景,真是难得啊!可明年的中秋,我又会到何处观赏月亮呢?
阳关曲(暮云收尽溢清寒)拼音版
【yáng guān qǔ 】【阳关曲】
zhōng qiū yuè中秋月
mù yún shōu jìn yì qīng hán ,暮云收尽溢清寒,
yín hàn wú shēng zhuǎn yù pán 。银汉无声转玉盘。
cǐ shēng cǐ yè bú zhǎng hǎo ,此生此夜不长好,
míng yuè míng nián hé chù kàn 。明月明年何处看。
阳关曲(暮云收尽溢清寒)作者苏轼简介
苏轼(1037─1101)宋代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出身于有文化教养的寒门地主家庭。祖父苏序是诗人,父苏洵长于策论,母程氏亲授以书。嘉祐二年(1057)参加礼部考试,中第二名。仁宗殿试时,与其弟苏辙同科进士及第。因母丧回蜀。嘉祐六年(1061)经欧阳修推荐,应中制科第三等,被任命为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任期满后值父丧归里。熙宁二年(1069)还朝任职,正是王安石推行新法的时期。他强… 苏轼详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