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视天宇旷,俯登云树重
诗句 | 读音 |
---|---|
仰视天宇旷 | 平仄:仄 仄 平 仄 仄 拼音: yǎng shìtiān yǔkuàng |
俯登云树重 | 平仄:仄 平 平 仄 平 韵脚:上平三鍾 拼音: fǔdēngyún shùzhòng|chóng |
仰视天宇旷,俯登云树重释义
【天宇】1.天空。晋左思《魏都赋》:“傮响起,疑震霆。天宇骇,地庐惊。”唐刘禹锡《有僧言罗浮事》诗:“海黑天宇旷,星辰来逼人。”宋蔡絛《铁围山丛谈》卷三:“东坡公昔与客游金山,适中秋夕,天宇四垂,一碧无际。”明谢榛《四溟诗话》卷四:“诗乃模写情景之具……当知神龙变化之妙:小则入乎微罅,大则腾乎天宇。”鲁迅《野草·雪》:“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2.京都。南朝宋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应瑒》:“晚节值众贤,会同庇天宇。”《宋书·傅亮传》:“﹝傅亮﹞曰:‘伏闻恩旨,赐拟东阳,
【旷】〔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苦謗切,音壙。《說文》明也。《後漢·竇融傳》則曠若發曚。《註》曠,明也。又《書·臯陶謨》無曠庶官。《傳》曠,空也。《前漢·賈山傳》曠日十年。《註》師古曰:曠,空也,廢也。《劉楨·贈五官中郞將詩》彌曠十餘旬。《註》《倉頡篇》曰:曠,疎曠也。又《博雅》曠,遠也。曠曠,大也。《篇海》久也,豁也。《廣韻》又姓。
【俯】《廣韻》方矩切《集韻》匪父切,音府。俛也。《禮·樂記》執其干戚,習其俯仰詘伸,容貌得莊焉。《又》進俯退俯。《註》曲也,不齊一也。《禮·月令》季秋之月,蟄蟲咸俯,在內皆墐其戸。又通府。《荀子·非相篇》府然若渠堰櫽括之於已也。《註》府俯通。 《韻會小補》古音流變,字亦隨異。如俯仰之俯,本作頫,或作俛,今皆作俯。而頫音兆,俛音免,不復音俯矣。漢典考證:〔《荀子·非相篇》府然若渠堰櫽括之已也。〕 謹照原文已上增於字。 考證:〔《荀子·非相篇》府然若渠堰櫽括之已也。〕 謹照原文已上增於字。
【云树】树。南朝梁刘孝威《和皇太子春林晚雨》:“云树交为密,雨日共成虹。”唐王维《送崔兴宗》诗:“塞迥山河浄,天长云树微。”明刘基《梅花引》词:“晚云凝,晚烟横,烟草茫茫云树平。”2.高耸入云的树木。唐崔橹《华清宫》诗之一:“草遮回磴絶鸣鑾,云树深深碧殿寒。”明文徵明《金山寺待月》诗:“鱼龙深夜浮光怪,云树遥空带渺茫。”戴望舒《夜蛾》诗:“飞越关山,飞越云树。”3.比喻朋友阔别远隔。唐白居易《早春西湖闲游怅然兴怀寄微之》诗:“云树分三驛,烟波限一津。翻嗟寸步隔,却厌尺书频。”明高启《读周记室<荆南集>》诗:“生别
【重】〔古文〕《唐韻》柱用切《集韻》《韻會》儲用切,音緟。《說文》厚也。《增韻》輕之對也。《易·繫辭》夫茅之爲物薄,而用可重也。《禮·王制》輕任幷,重任分。又《廣韻》更爲也。《博雅》重,再也。又難也。《戰國策》臣之所重處重留也。《註》重,猶難也。《前漢·淮南王傳》文帝重自切責之。《註》如淳曰:重,難也。又貴也。《戰國策》張儀之殘樗里疾也,重而使之。《註》重,猶貴也。又尊也。《禮·祭統》所以明周公之德,而又以重其國也。《註》重,猶尊也。又尚也。《禮·緇衣》臣儀行不重辭。《註》重,猶尚也。《疏》爲臣之法,不尚虛華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