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诗句读音
漾漾泛菱荇平仄:仄 仄 平 平 仄
韵脚:上三十八梗
拼音: yàng yàngfànlíngxìng
澄澄映葭苇平仄:平 平 仄 平 仄
拼音: chéng|dèngchéng yìngjiā wěi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释义

【漾漾】闪耀貌。唐皇甫曾《山下泉》诗:“漾漾带山光,澄澄倒林影。”唐许浑《春望思旧游》诗:“花光晴漾漾,山色昼峨峨。”元马致远《青衫泪》第四折:“寒波漾漾,芳心脉脉。”2.飘荡貌。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四》:“便觉身如一叶,随风漾漾欲飞。”典

【泛】《唐韻》《集韻》《韻會》孚梵切,音汎。《說文》浮也。一曰流也。通作汎。《前漢·郊祀歌》泛泛滇滇從高斿。又《集韻》方勇切,音捧。覆也。《前漢·武帝紀》泛駕之馬。《註》本作覂,後通用。又《廣韻》房法切《韻會》扶法切,音乏。泛,聲微小貌。

【菱】〔古文〕《唐韻》同蔆。

【荇】《唐韻》《正韻》何梗切《韻會》下梗切,音杏。《說文》莕,或从行。《陸佃曰》荇之言行也。《詩·周南》參差荇菜。《傳》接余也。《疏》白莖,葉紫赤色,正圓,徑寸餘。浮在水上,根在水底,與水深淺等。大如釵股,上靑下白。鬻其白根,以苦酒浸之,肥美可案酒。《韻會》池州人稱荇爲莕公鬚,蓋細莖亂生,有若鬚然。《洞冥記》靈池有連錢荇,荇如錢文。又姓。《正字通》漢荇不意、荇吾。 或作。ZDIC.NET汉典

【澄映】形容波光清澈明净。晋桓玄《南游衡山诗序》:“清川穷澄映之流,涯涘无纤埃之秽。”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六》:“霽色澄映,花光浮动,觉此身非復人间。”

【葭苇】芦苇。《韩诗外传》卷八:“有鸟於此,架巢於葭苇之颠,天喟然而风,则葭折而巢坏。”《汉书·李广传》:“引兵东南,循故龙城道行,四五日,抵大泽葭苇中。”汉王粲《从军诗》之五:“藋蒲竟广泽,葭苇夹长流。”章炳麟《訄书·议学》:“政治之学不修,使僝功审曲者议之,其埶将妄凿垣墻而殖葭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