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雁南渡江,征骖去相背

阳雁南渡江,征骖去相背

诗句读音
征骖去相背平仄:平 平 仄 平 平
拼音: zhēng cānqùxiāng bèi
阳雁南渡江平仄:平 仄 平 仄 平
拼音: yáng yànnán dù jiāng

阳雁南渡江,征骖去相背释义

【征骖】远行的马。亦指旅人远行的车。唐王勃《饯韦兵曹》诗:“征驂临野次,别袂惨江垂。”元刘秉忠《岭北道中》诗:“雨霽轻烟锁翠嵐,五更残月照征驂。”明陆采《明珠记·巡陵》:“解征驂,投亭堠,一灯孤影照人愁。”典

【去】《唐韻》《集韻》《韻會》丘據切,墟去聲。《說文》人相違也。《廣韻》離也。《增韻》來去,離去,去就之去。《玉篇》行也。《史記·莊助傳》汲黯招之不來,麾之不去。又棄也。《後漢·申屠剛傳》愚聞人所歸者,天所與。人所畔者,天所去也。又《唐韻》羌舉切《集韻》《韻會》口舉切《正韻》丘舉切,墟上聲。《集韻》徹也。又藏也。《前漢·蘇武傳》掘野鼠,去草實而食之。《註》去,收藏也。又《集韻》或作弆。《前漢·遵傳》遵善書,與人尺牘,皆藏弆以爲榮。《註》弆,亦藏也。又《韻會》《正韻》丘於切,音墟。疾走。《正字通》同驅。《詩·小雅

【相背】亦作“相倍”。1.互相背叛。《史记·张耳陈馀列传论》:“及据国争权,卒相灭亡,何乡者相慕用之诚,后相倍之戾也!”2.相违;相反。三国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简与礼相背,嬾与慢相成。”唐杜甫《公安送李二十九弟入蜀》诗:“檣乌相背发,塞雁一行鸣。”

【阳雁】亦作“阳鴈”。大雁。语本《书·禹贡》:“彭蠡既猪,阳鸟攸居。”孔传:“随阳之鸟,鸿鴈之属。”唐孟浩然《冬至后过吴张二子檀溪别业》诗:“鸟宿随阳雁,鱼藏缩项鯿。”宋梅尧臣《寄送谢师厚馀姚宰》诗:“君南我赴北,日见阳鴈度。”清姚鼐《九日渡湘水》诗:“凉风送阳鴈,空景弔阴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