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居平外土,野服参华虫

燕居平外土,野服参华虫

诗句读音
野服参华虫平仄:仄 平 平 平 平
拼音: yě fúcān|shēn|cēn|sānhuá chóng
燕居平外土平仄:平 平 平 仄 仄
韵脚:上十姥
拼音: yàn jūpíngwàitǔ

燕居平外土,野服参华虫释义

【野服】平民服装。《礼记·郊特牲》:“大罗氏,天子之掌鸟兽者也,诸侯贡属焉。草笠而至,尊野服也。”孔颖达疏:“尊野服也者,草笠是野人之服。今岁终功成,是由野人而得,故重其事而尊其服。”《晋书·隐逸传·张忠》:“坚(苻坚)赐以冠衣。辞曰:‘年朽髮落,不堪衣冠,请以野服入覲。’从之。”宋周密《齐东野语·脱靴返棹二图赞》:“幅巾兮野服,貌腴兮神肃。”清屠文漪《南歌子》词:“先生野服出寻诗,正是菊花天气好秋时。”章炳麟《訄书·序种姓上》:“臺笠野服,不可施於都人。”汉

【参】〔古文〕朁《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倉含切,音驂。《集韻》謀度也,閒厠也。又《玉篇》相謁也。《廣韻》參,承也,覲也。又《增韻》干與也,參錯也。又《韻會》三相參爲參,五相伍爲伍。《易·繫辭》參伍以變。《韻會》左傳,自參以上。周禮,設其參。皆謂三相參列也。後世參軍,參謀,參知政事,蓋取此義。又星名。《前漢·天文志》參爲白虎三星,直者是爲衡石。《註》參三星者,白虎宿中,東西直似稱衡也。又《唐韻》所今切《集韻》《韻會》《正韻》疏簪切,音森。《說文》商星也。本作曑,从晶聲。《徐曰》其上晶與星同義也。今文作參。

【华虫】1.雉的别称。古代常用作冕服上的画饰。《书·益稷》:“予欲观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作会。”孔传:“华,象草华;虫,雉也。”孔颖达疏:“草木虽皆有华,而草华为美……雉五色,象草华也。《月令》五时皆云其虫,虫是鸟兽之摠名也。”唐杨炯《公卿以下冕服议》:“华虫者,雉也,雉身被五彩,象圣王体兼文明也。”宋陈师道《观兖文忠公家六一堂图书》诗:“庙器刻科斗,寳樽蟠华虫。”章炳麟《訄书·订礼俗》:“夫鷩者,质言则曰鵔鸃,文言则曰华虫,盖古无鷩名也。”按,鷩即雉。2.带钩。三国魏缪袭《尤射·华虫》:“我賚以华虫,

【燕居】1.退朝而处;闲居。《礼记·仲尼燕居》:“仲尼燕居,子张、子贡、言游侍。”郑玄注:“退朝而处曰燕居。”《史记·万石张叔列传》:“子孙胜冠者在侧,虽燕居必冠,申申如也。”司马贞索隐:“燕谓閒燕之时。”宋苏轼《四菩萨阁记》:“始吾先君於物无所好,燕居如斋,言笑有时。”清沉初《<西清笔记>自序》:“入春雨雪匝旬,燕居多暇。”2.闲居之所。唐陆贽《均节赋税恤百姓六条》之一:“假欲崇饰燕居,储备赐与,天子之贵,寧忧乏财?”明宋濂《净慈山报恩光孝禅寺住持仁公塔铭》:“别筑燕居於寺之西麓,曰潜庵,将有终焉之志。”《儿女

【平】〔古文〕《唐韻》符兵切《集韻》《韻會》蒲兵切《正韻》蒲明切,音苹。《說文》平,語平舒也。《廣韻》平,正也。《增韻》平,坦也。《易·泰卦》无平不陂。又《廣韻》平,和也。《書·堯典》平章百姓。《傳》平和章明。《疏》和協顯明於百官之族姓。又成也。謂解恕和好也。《爾雅·釋詁》平,成也。《春秋·宣十五年》宋人及楚人平。《穀梁傳》平者,成也。善其量力而反義也。《註》各自知其力,不能相制,反共和之義。《左傳疏》平者,和也。言其先不平,而今始平。又治也。《書·大禹謨》地平天成。《傳》水土治曰平。《詩·小雅》原隰旣平。又治

【土】《唐韻》《正韻》他魯切《集韻》《韻會》統五切,吐上聲。五行之一。《說文》地之吐生物者也。二象地之下,地之中,丨物出形也。《易·離彖傳》百穀草木麗乎土。《書·禹貢》冀州厥土惟白壤,兗州厥土黑墳,靑州厥土白墳,徐州厥土赤埴墳,揚州荆州厥土惟塗泥,豫州厥土惟壤下土墳壚,梁州厥土靑黎,雍州厥土惟黃壤。又《書·禹貢》徐州厥貢惟土五色。《註》諸侯受命,各錫以方色土,建大社于國中,一曰冢土。《詩·大雅》乃立冢土。又后土,取厚載之義。共工氏子句龍爲后土,位在中央,主於四季各十八日。《禮·月令》中央土,其日戊己,其帝黃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