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年女弟双凤入,罗敷使君千骑归
诗句 | 读音 |
---|---|
延年女弟双凤入 | 平仄:平 平 仄 仄 平 仄 仄 韵脚:入二十六緝 拼音: yán niánnǚ dìshuāng fèngrù |
罗敷使君千骑归 | 平仄:平 平 仄 平 平 平 平 拼音: luó fūshǐjūnqiānqíguī |
延年女弟双凤入,罗敷使君千骑归释义
【延年】1.延长寿命。《楚辞·天问》:“延年不死,寿何所止?”三国魏阮籍《咏怀》诗之五五:“人言愿延年,延年欲焉之?”《西湖佳话·葛岭仙迹》:“纵能于天地之气吐吞收放,亦不过稍稍延年。”2.犹迎年。谓祈祷以求丰年。《汉书·郊祀志下》:“登之罘,浮大海,用事八神延年。”颜师古注:“延年,即上所谓迎年者。”3.指西汉协律都尉李延年。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乐府》:“延年以曼声协律,朱马以骚体製歌。”唐骆宾王《帝京篇》诗:“延年女弟双凤入,罗敷使君千骑归。”4.南朝宋文学家颜延之的字。唐李商隐《漫成三首》之二:“沉约怜何
【女弟】战国策·楚策四》:“赵人李园,持其女弟,欲进之楚王。”《史记·吕太后本纪》:“太后女弟女嬃有女为营陵侯刘泽妻,泽为大将军。”唐崔颢《相逢行》:“女弟新承宠,诸兄近拜侯。”明陈汝元《金莲记·偕计》:“女弟苏美,霜管题梅,早已丝联家室。”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二四篇:“已而王夫人女弟所生女亦至,即薛宝釵,较长一年,颇极端丽。”
【双凤】1.一对凤凰。唐苏颋《侍宴安乐公主山庄应制诗》:“簫鼓宸游陪宴日,和鸣双凤喜来仪。”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凤炭》:“杨国忠家以炭屑用蜜捏塑成双凤,至冬月则燃於炉中。”宋苏轼《南乡子·同子野各赋一首》词:“愿作龙香双凤拨,轻拢,长在环儿白雪胸。”傅榦注引《杨妃外传》:“妃子琵琶,乃寺人白季贞使蜀还所进,用逻逤檀为之,木温润如玉,光耀可鉴,有金缕红文,蹙成双凤。”2.比喻两位才德出众的人。《北史·魏兰根传》:“景义、景礼并有才行,乡人呼为双凤。”明杨慎《双凤二龙》:“蔡邕、崔实号双凤,崔晏、许受号二龙。”
【入】《唐韻》人執切《集韻》《韻會》日汁切《正韻》日執切,任入聲。《說文》內也。《玉篇》進也。《禮·少儀》事君,量而後入。《檀弓》孟獻子比御而不入。《註》言雖比次婦人之當御者,猶不入寢也。又《春秋·隱二年》莒人入向。《定六年》於越入吳。《傳》造其國都曰入,弗地曰入。《註》謂勝其國邑,不有其地也。入者,逆而不順,非王命而入人國也。又《廣韻》納也,得也。又《增韻》沒也。又《楞嚴經》六入謂六塵,卽眼入色,耳入聲也。又《敎坊記》每日常在天子左右爲長入。漢典考證:〔《檀弓》孟子比御而不入。〕 謹照原書孟子改爲孟獻子。 考
【罗敷】美女名。晋崔豹《古今注·音乐》:“《陌上桑》出秦氏女子。秦氏,邯郸人,有女名罗敷,为邑人千乘王仁妻。王仁后为越王家令,罗敷出採桑於陌上,赵王登臺见而悦之,因饮酒欲夺焉。罗敷乃弹筝,乃作《陌上歌》以自明焉。”或谓“罗敷”为女子常用之名,不必实有其人。如《孔雀东南飞》即有“东家有贤女,自名为罗敷”之句。汉
【使】〔古文〕《唐韻》疏士切《集韻》《韻會》爽士切《正韻》師止切,音史。令也,役也。《豳風》序:說以使民。《禮·曲禮》六十曰耆指使。《註》指事使人也。《管子·樞言篇》天以時使,地以材使,人以德使,鬼神以祥使,禽獸以力使。又《集韻》疏吏切《正韻》式至切,音。遣人聘問曰使。《前漢·韓信傳》發一乗之使,下咫尺之書。又《鬼谷子抵巇篇》聖人者,天地之使也。《淮南子·天文訓》四時者,天之吏也。日月者,天之使也。又《諡法》治民克盡嚴篤無私曰使。 本作。《六書統》从人从事。令人治事也。漢典考證:〔《易·兌卦》悅以使民。〕 謹按
【君】〔古文〕《唐韻》舉云切《集韻》《韻會》拘云切,音軍。《說文》尊也。从尹,發號,故从口。《白虎通》君者,羣也,羣下歸心也。《易·師卦》大君有命。《書·大禹謨》皇天眷命,奄有四海,爲天下君。又凡有地者,皆曰君。《儀禮·子夏傳》君,至尊也。《註》天子,諸侯,及卿大夫有地者皆曰君。《晉語》三世仕家君之。又夫人亦稱君。《詩·鄘風》我以爲君。《傳》君國小君。《箋》夫人對君稱小君。《論語》邦君之妻,邦人稱之曰君夫人。稱諸異邦曰寡小君,異邦人稱之亦曰君夫人。又子稱父母曰君。《易·家人》家人有嚴君焉,父母之謂也。又子孫稱先
【千】《唐韻》蒼先切《集韻》《韻會》《正韻》倉先切,音阡。《說文》十百也。又《廣韻》漢複姓。又《韻補》叶雌人切,請平聲。《劉劭趙都賦》宮妾盈兮數百,食客過兮三千。越信孟之體,慕姬旦之懿仁。
【骑】《唐韻》《集韻》《韻會》渠羈切《正韻》渠宜切,音奇。《說文》跨馬也。《名》騎,支也,兩脚支別也。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奇寄切,音芰。義同。又《增韻》馬軍曰騎。《禮·曲禮》前有車騎。《疏》古人不騎馬,故經典無言騎。今言騎,是周末時禮。《能攺齋漫錄》左傳昭二十五年,左師展將以公乗馬而歸。劉炫謂欲與公單騎而歸,此騎馬之漸也。《正字通》古者服牛乗馬,馬以駕車,不言單騎。至六國時,始有單騎,蘇秦所謂車千乗,騎萬匹是也。又票騎,官名。《前漢·武帝紀》以霍去病爲票騎將軍。《註》位三司,品秩同大將軍。又旄頭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