俨然正直好礼让,才敏明辩超无伦

俨然正直好礼让,才敏明辩超无伦

诗句读音
俨然正直好礼让平仄:仄 平 平 平 仄 仄 仄
拼音: yǎn ránzhèng zhíhǎo|hàolǐ ràng
才敏明辩超无伦平仄:平 仄 平 仄 平 平 平
拼音: cái mǐnmíng biànchāowú lún

俨然正直好礼让,才敏明辩超无伦释义

【俨然】庄重的样子。《论语·尧曰》:“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儼然人望而畏之。”《战国策·秦策一》:“今先生儼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愿以异日。”高诱注:“矜庄皃。”宋陆游《九月十日夜独坐》诗:“小竖夜阑私怪我,儼然危坐若深思。”《明史·夏原吉传》:“诸生或諠笑,原吉危坐儼然。”2.引申为一本正经、煞有介事的样子。《水浒传》第一○一回:“蔡京经体赞元,其子蔡攸,如是覆军杀将,辱国丧师,今日圣驾未临时,犹儼然上坐谈兵,大言不惭,病狂丧心!”清李渔《慎鸾交·待且》:“他不肯自称嫖客,竟儼然以佳婿自居了。”老舍《四世同堂》

【正直】公正无私;刚直坦率。《书·洪范》:“无反无侧,王道正直。”蔡沉集传:“正直,不偏邪也。”《韩诗外传》卷七:“正直者顺道而行,顺理而言,公平无私,不为安肆志,不为危激行。”宋苏轼《海市》诗:“自言正直动山鬼,岂知造物哀龙鐘。”郭沫若《雄鸡集·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他(顷襄王)的时代,正直的屈原更进一步遭受到迫害而被放逐。”2.指正直的人。《后汉书·党锢传序》:“自是正直废放,邪枉炽结。”3.纠正邪曲而使之正直。《书·洪范》:“三德:一曰正直,二曰刚克,三曰柔克。”孔颖达疏:“一曰正直,言能正人之曲使

【好】〔古文〕《唐韻》呼皓切《集韻》《韻會》《正韻》許皓切,蒿上聲。美也,善也。《詩·鄭風》琴瑟在御,莫不靜好。又相善也。《詩·衞風》永以爲好也。又好會也。《周禮·春官》琬圭以結好。《左傳·文十二年》藉寡君之命,結二國之好。又人名。張好好,年十三,姣麗善歌,杜牧置樂籍中。見《唐書·杜牧傳》。又曲名。武夷君于山頂會鄕族,仙樂競奏,唱人閒好。見《武夷山志》。又《廣韻》呼到切《集韻》《韻會》《正韻》虛到切,音耗。《說文》愛而不釋也。女子之性柔而滯,有所好,則愛而不釋,故於文,女子爲好。《詩·唐風》中心好之。又孔也。《

【礼让】谦让。《论语·里仁》:“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邢昺疏:“礼节民心,让则不争。”晋葛洪《抱朴子·诘鲍》:“衣食既足,礼让以兴。”唐韩愈《祭马仆射文》:“束其弓矢,礼让优优。”汉

【才敏】才思敏捷。《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诸葛瞻﹞工书画,彊识念,蜀人追思亮,咸爱其才敏。”宋苏舜钦《两浙路转运使司封郎中王公墓表》:“﹝王﹞刚峭善议论,才敏过人,临事敢决无所屈。”清昭槤《啸亭杂录·裘文达公》:“上爱其才敏,倚若股肱。”

【明辩】1.谓明显地区分开来。《韩非子·有度》:“能者不可弊,败者不可饰,誉者不能进,非者弗能退,则君臣之间明辩而易治。”2.明智辩给;明畅有条理。《北齐书·司马子如传》:“荣以子如明辩,能説时事,数遣奉使诣闕,多称旨,孝庄亦接待焉。”《旧唐书·宇文融传》:“融,开元初累转富平主簿,明辩有吏干。”《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十八年》:“﹝名振﹞举止自若,应对愈明辩。”宋陆游《监丞周公墓志铭》:“辞指明辩,卒皆帖服,无敢讙者。”清刘大櫆《方君墓志铭》:“为童子时,应对长者,言词多明辩。”

【超】《廣韻》敕宵切《集韻》《韻會》癡宵切,音怊。《說文》跳也。《揚子·方言》超,遠也。《博雅》渡也。《釋名》超,卓也。舉脚有所卓越也。《玉篇》出前也。《左傳·僖三十三年》超乗者三百乗。《孟子》挾太山以超北海。《楚辭·卜居》寧超然高舉以保眞乎。又姓。《廣韻》漢有太僕超喜。又《集韻》丑小切。輕走貌。又《集韻》他弔切,音糶。趒或作超。越也。又《韻補》叶抽廟切。《陸雲·陸丞相誄》光被旣淳,逸軌爰超。宏綱包荒,景靈握耀。

【无伦】无与匹比。汉扬雄《法言·五百》:“贵无敌,富无伦。”李轨注:“伦,匹。”宋欧阳修《答许发运见寄》诗:“琼花芍药两无伦,偶不题诗便怨人。”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水莽草》:“生受盏神驰,嗅其茶,芳烈无伦。”邹韬奋《看看宇宙何等的伟大》:“还有若干与此相类的宇宙,或者与我们所处的‘宇宙’遥隔一广漠无伦的空间,亦不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