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有义方,仪俨真世瑞

燕山有义方,仪俨真世瑞

诗句读音
仪俨真世瑞平仄:平 仄 平 仄 仄
拼音: yíyǎn1shì ruì
燕山有义方平仄:平 平 仄 仄 平
拼音: yān shānyǒu|yòuyì fāng

燕山有义方,仪俨真世瑞释义

【仪】《唐韻》《集韻》魚羈切《韻會》疑羈切,音宜。兩儀,天地也。又三儀,天地人也。又容也。《詩·曹風》其儀不忒。又威儀。《詩·邶風》威儀棣棣,不可選也。又《周禮·地官·保氏》敎國子以六儀,一祭祀,二賔客,三朝廷,四喪紀,五軍旅,六車馬之容。又《春官·典命》掌諸侯之五儀。《註》公、侯、伯、子、男也。又《秋官·司儀》掌九儀之賔客相之禮,以詔儀容辭令揖讓之節。又唐禮部之長曰大儀。又《釋名》宜也。得事宜也。又由儀,笙詩。《序》由儀,萬物之生,各得其宜也。又象也,法也。《詩·大雅》儀文王。又《爾雅·釋詁》匹也。《疏》詩鄘

【俨】〔古文〕《廣韻》魚掩切《集韻》魚檢切《韻會》疑檢切,嚴上聲。《說文》昂頭也。一曰好貌。又恭也。《爾雅·釋詁》儼,敬也。《禮·曲禮》儼若思。又與嚴通。《前漢·匡衡傳》正躬嚴恪。音義同儼。又《詩·風》有美一人,碩大且儼。《傳》儼,矜莊貌。又《淮南子·本經訓》盤紆刻儼。《註》刻儼,浮首虎頭之屬。 《韻會》琰韻,儼通曮。

【真】同眞。俗字。

【世瑞】的祥瑞。汉王充《论衡·讲瑞》:“《讲瑞》谓凤凰,騏驎难知,世瑞不能别。”南朝梁江淹《莲花赋》:“故僊圣传图,英隐流记,一为道珍,二为世瑞。”明宋濂《药房樵唱序》:“玉光剑气,直出人间,麟角凤毛,终为世瑞。”典

【燕山】天津市蓟县东南绵延而东直至海滨的燕山山脉。《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五·木兰诗一》:“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南朝陈徐陵《出自蓟北门行》:“蓟北聊长望,黄昏心独愁。燕山对古刹,代郡隐城楼。”明徐祯卿《寄华玉》诗:“去岁君为蓟门客,燕山雪暗秦云白。”2.指燕然山。亦借指边塞。北周庾信《杨柳歌》:“君言丈夫无意气,试问燕山那得碑?”唐徐坚《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燕山应勒颂,麟阁佇名扬。”唐李贺《马诗》之五:“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叶葱奇注:“指燕然山,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国的

【有】〔古文〕《唐韻》云久切《集韻》《韻會》《正韻》云九切,音友。《說文》不宜有也。《春秋傳》曰:日月有食之。从月又聲。《九經字樣》有,从月。从冃,譌。又《玉篇》不無也。《易·大有疏》能大所有。又《繫辭》富有之謂大業。又《詩·商頌》奄有九有。《傳》九有,九州也。又《左傳·桓三年》有年。《註》五穀皆熟書有年。又《玉篇》果也,得也,取也,質也,寀也。又姓。《論語》有子。《註》孔子弟子有若。又《集韻》尤救切。與又通。《書·堯典》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詩·邶風》不日有曀。《註》有,又也。又《韻補》叶羽軌切。《前漢·敘

【义方】行事应该遵守的规范和道理。《逸周书·官人》:“省其居处,观其义方。”《左传·隐公三年》:“石碏諫曰:‘臣闻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於邪。’”后因多指教子的正道,或曰家教。晋葛洪《抱朴子·崇教》:“爱子欲教之义方,雕琢切磋,弗纳於邪伪。”宋岳飞《辞男云特转恩命札子》:“臣男云始就义方,尚存乳臭。”《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五回:“迂奶奶把他待得如同婆婆一般,万事都秉命而行,教子也极有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