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英引对碧衣郎,江砚宣毫各别床
诗句 | 读音 |
---|---|
江砚宣毫各别床 | 平仄:平 仄 平 平 仄 平 平 韵脚:下平十陽 拼音: 1yànxuān háogè biéchuáng |
延英引对碧衣郎 | 平仄:平 平 仄 仄 仄 平 平 韵脚:下平十一唐 拼音: yányīngyǐn duìbìyīláng|làng |
延英引对碧衣郎,江砚宣毫各别床释义
【江】《唐韻》《集韻》《韻會》古雙切,音杠。水名。《風俗通·山澤篇》江者,貢也。出珍物,可貢獻也。《釋名》江,共也。小江流入其中,所公共也。《說文》水出蜀湔氏徼外岷山,入海。《書·禹貢》岷山導江。《家語》夫江始於岷山,其源可以濫觴。及其至江津也,不舫舟,不避風雨,不可以涉。又《書·禹貢》三江旣入。《韋昭國語註》吳松江,錢塘江,浦陽江。《郭璞·山海經註》岷山,大江水所出。崍山,南江水所出。崌山,北江水所出。南江,北江,皆東流注於大江。《庾闡·揚都賦註》松江,東北行七十里得三江口,東北入海爲婁江,東南入海爲東江,幷
【砚】《唐韻》吾甸切《集韻》《韻會》《正韻》倪甸切,音。《釋名》硯,硏也,硏墨使和濡也。《說文》石滑也。《長箋》滑訓利,利猶厲也,與硏摩同義。《文房四譜》黃帝得玉一紐,治爲墨篆,曰帝鴻氏之硯。《周武王·硯銘》石墨相著而黑,邪心讒言無得汙白。又姓。《元文類》國子監司業硯彌堅。又《字彙補》古典切,音蹇。濡石也。 《正字通》說文硏硯音義俱分,今俗合爲一。ZDIC.NET汉典
【宣毫】城所产的毛笔。唐王建《宫词》之七:“延英引对碧衣郎,江砚宣毫各别牀。天子下帘亲考试,宫人手里过茶汤。”五代王定保《唐摭言·酒失》:“﹝薛书记﹞醒来乃作《十离》诗献府主:‘越管宣毫始称情,红牋纸上撒花琼。都缘用久锋头尽,不得羲之手裡擎。’”《剪灯馀话·贾云华还魂记》:“﹝娉娉﹞徐入生室,取宣毫,写絶句一首于生练裙上,投笔而去。”汉
【各别】各自分别;各不相同。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造神曲并酒》:“作三斛麦麴法:蒸、炒、生各一斛……种各别磨,磨欲细。”元李寿卿《伍员吹箫》第三折:“我不是你这里人,不知此处的乡风,与俺那里全然各别。”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革命先锋》:“农民中有富农、中农、贫农三种。三种状况不同,对于革命的观感也各别。”2.特别;与众不同。元乔吉《金钱记》第三折:“此酒香味各别。”《红楼梦》第一二○回:“他那一种脾气,也是各别另样!”3.互不相干。参见“各白世人”。汉
【床】《玉篇》俗牀字。
【延】《唐韻》以然切《集韻》《韻會》《正韻》夷然切,音綖。《說文》長行也。又《廣韻》進也。《禮·射義》孔子使子路執弓矢出延射。《儀禮·覲禮》者延之曰升。《註》從後詔禮曰延。延,進也。又《爾雅·釋詁》長也。《揚子·方言》延永,長也。凡施於年者謂之延,施於衆長謂之永。《班固·西京賦》歷十二之延祚。又《廣韻》遠也。《史記·蒙恬傳》延袤萬餘里。又《爾雅·釋詁》也。《疏》鋪也。又《正韻》納也。《前漢·公孫弘傳》弘起客館,開東閣,以延賢人。又《集韻》及也。《書·大禹謨》賞延于世。又《廣韻》稅也,言也。又《韻會》遷延也,淹久
【英】《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於驚切,音瑛。《爾雅·釋木》華而不實者謂之英。《詩·鄭風》有女同車,顏如舜英。《註》英,猶華也。又木名。《爾雅·釋木》權,黃英。又葉亦謂之英。《屈原·離騷》夕餐秋菊之落英。《西溪叢語》《宋書·符瑞志》沈約云:英,葉也。《離騷》餐落英,言食秋菊之葉也。據《玉函方》甘菊三月上寅採葉,名曰玉英,是英亦謂之葉也。又《禮·禮運》大道之行也,與三代之英。《註》倍曰俊,千人曰英。《孟子》得天下英才而敎育之。又《博雅》美也。《晉書·荀闓傳》京師語曰:洛中英英荀道明。又《爾雅·釋山》再成,英
【引对】谓皇帝召见臣僚询问对答。唐封演《封氏闻见记·颖悟》:“即日闻奏,恩命引对。”宋陆游《福建到任谢表》:“首蒙引对,面锡殊科。”
【碧】《廣韻》彼役切《集韻》兵役切《韻會》兵亦切,音筆。《說文》石之靑美者。《山海經》高山多靑碧。《郭註》亦玉類也。今會稽縣東山出碧。《班固·西都賦》珊瑚碧樹。《註》崐崘山有碧樹。《張衡·南都賦》綠碧紫英。《註》碧有縹碧,有綠碧。又《增韻》碧,深靑色。唐官制,八品九品服碧代靑也。又《韻會》竹書紀年:惠成王七年,雨碧於郢。又《度人經·碧落註》東方第一天有碧霞遍滿,是云碧落。又姓。明洪武中訓導碧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