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抑时未来,鸿毛亦无伤
掩抑时未来,鸿毛亦无伤释义
【鸿毛】用以比喻轻微或不足道的事物。《战国策·楚策四》:“是以国权轻於鸿毛,而积祸重於丘山。”唐韩愈《贞女峡》诗:“漂船摆石万瓦裂,咫尺性命轻鸿毛。”宋葛长庚《沁园春》词:“算此身此世,无过驹隙,一名一利,未值鸿毛。”毛泽东《为人民服务》:“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亦】〔古文〕《唐韻》羊益切。《集韻》《韻會》《正韻》夷益切,音睪。總也,又也。又傍及之詞。又姓。宋開禧進士亦尚節,明參將亦孔昭。又同奕。《詩·周頌》亦服爾耕。《箋》亦,大也。《正義》亦奕義通。 亦本作,象人左右兩腋形。《說文》與掖同。《詩·衡門序》誘掖其君。《釋文》《石經》作亦。亦,古掖字也,左右肘脅之閒曰掖。後从肉作腋。
【无伤】1.没有什么关系;不妨。《孟子·梁惠王上》:“﹝孟子﹞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唐杜甫《壮游》诗:“君辱敢爱死,赫怒幸无伤。”《水浒传》第七回:“衙内怕林冲是箇好汉,不敢欺他,这个无伤。”清吴敏树《淮阴侯论》:“汉诚胜楚,信则为汉臣,无伤者。”2.不损害;不伤害。《韩非子·说难》:“有与同污者,则必以大饰其无伤也;有与同败者,则必以明饰其无失也。”晋支遁《还东山上哀帝书》:“篤慈孝之爱,蠕动无伤;衔抚惜之哀,永悼不仁。”3.即罔象。神话传说中的精怪之名。《尸子》卷下:“地中有犬,名曰地狼
【掩抑】1.遮盖;遮挡。《陈书·废帝纪》:“贼竪皆亡,祅徒已散,日望惩改,犹加掩抑,而悖礼忘德,情性不悛,乐祸思乱,昬慝无已。”清纳兰性德《浣溪沙·旋拂轻容写洛神》词:“掩抑薄寒施软障,抱持纤影藉芳茵,未能无意下香尘。”2.压制。唐元稹《戒励风俗德音》:“掩抑其言则专蔽,诱掖其説则侵诬。”宋陈善《扪虱新话·前辈文人相奖借》:“欧阳公不得不收东坡,所谓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者,其实掩抑渠不得也。”3.指压倒,盖过。宋叶适《虎长老修双峰》诗:“雁荡初传晚唐世,掩抑众岳夸神灵。”4.形容声音低沉。南朝齐王融《咏琵琶》
【时】〔古文〕旹《唐韻》《集韻》《韻會》市之切《正韻》辰之切,音蒔。《說文》四時也。《釋名》四時,四方各一時。時,期也,物之生死各應節期而至也。《書·堯典》敬授人時。《傳》敬記天時以授人也。《又》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閏月定四時成歲。《禮·孔子閒居》天有四時,春秋冬夏。《淮南子·天文訓》隂陽之專精爲四時。《又》三月而爲一時。又《韻會》辰也,十二時也。又《廣韻》是也。《書·堯典》黎民於變時雍。《傳》時,是也。《詩·大雅》曰止曰時,築室于兹。《朱傳》可以止于是,而築室矣。又《博雅》伺也。《論語》孔子時其亡也,而往拜
【未来】1.没有到来;不来。《楚辞·九歌·湘君》:“望夫君兮未来,吹参差兮谁思?”《北史·乐运传》:“婴径尺之鳞,其事非易;下不讳之詔,犹惧未来。更加刑戮,能无钳口?”唐韩愈《感二鸟赋》:“及时运之未来,或两求而莫至。”《水浒传》第十八回:“知县相公早衙方散,一应公人和告状的都去吃饭了,未来。”2.谓尚未发生。晋葛洪《抱朴子·安贫》:“明哲消祸於未来,智士闻利则虑害。”3.佛教语。指来生,来世。《魏书·释老志》:“浮屠正号曰佛佗……凡其经旨,大抵言生生之类,皆因行业而起。有过去、当今、未来,歷三世,识神常不灭。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