偃月炉中金鼎,三台两曜形神
诗句 | 读音 |
---|---|
三台两曜形神 | 平仄:平 平 仄 仄 平 平 拼音: sān táiliǎng yàoxíng shén |
偃月炉中金鼎 | 平仄:仄 仄 平 平 平 仄 拼音: yǎn yuèlú1|4jīn dǐng |
偃月炉中金鼎,三台两曜形神释义
【三台】天子有灵台、时台、囿台,合称三台。《初学记》卷二四引汉许慎《五经异义》:“天子有三臺,灵臺以观天文,时臺以观四时施化,囿臺以观鸟兽鱼鱉。”2.汉因秦制,以尚书为中台,御史为宪台,谒者为外台,合称三台。《后汉书·袁绍传》:“坐召三臺,专制朝政。”李贤注引《晋书》:“汉官,尚书为中臺,御史为宪臺,謁者为外臺,是谓三臺。”宋司马光《赠太子太傅康靖李公挽词》:“十郡餘恩在,三臺故吏多。”3.指三国魏曹操所建铜雀台、金虎台、冰井台。故址在今河北临漳县三台村。《文选·左思<魏都赋>》:“飞陛方輦而径西,三臺列峙以峥嶸
【两曜】指日、月。南朝梁任昉《为齐宣德皇后重敦劝梁王令》:“四时等契,两曜齐明。”《旧唐书·张廷珪》:“则和气上通於天,虽五星连珠,两曜合璧,未足多也。”宋陆游《春雨》诗:“羲和挟两曜,疾走不可遮。”清陈苌《临终诗二首留别诸同志》:“两曜无停机,委运固其理。”漢
【形神】1.形骸与精神。《史记·太史公自序》:“凡人所生者神也,所託者形也。神大用则竭,形大劳则敝,形神离则死。”唐吴融《谷口寓居偶题》诗:“不能尘土争閒事,且放形神学散仙。”明张居正《答督抚吴环洲言敬事后食之义》:“僕以菲薄,待罪政府,每日戴星而入,朝不遑食,夕不遑息,形神俱瘁,心力并竭,于国家岂无尺寸效?”2.形貌神情。宋孔平仲《续世说·栖逸》:“鋭在泽潞,有道人自称卢老,鋭馆之於家。一旦辞去,且曰‘我死当为君子。’因指口下黑子为志。及生咸,果有黑子,其形神,即卢老也。”明陶宗仪《辍耕录·猴盗》:“次日,客酬
【偃月】1.横卧形的半弦月。《太平御览》卷四引汉京房《易飞候》:“正月有偃月,必有嘉主。”2.泛称半月形。清平步青《霞外攟屑·里事·寒兰荡》:“田畛细流,入池如偃月。”3.指额骨如半月之形。相法认为极贵之相。《战国策·中山策》:“其容貌颜色,固已过絶人矣;若乃其眉目准頞权衡,犀角偃月,彼乃帝王之后,非诸侯之姬也。”鲍彪注:“偃月,额骨。”《后汉书·皇后纪下·顺烈梁皇后》:“相工茅通见后,惊,再拜贺曰:‘此所谓日角偃月,相之极贵,臣所未尝见也。’”4.营阵名。《新唐书·突厥传上》:“大将将兵,柄不得专,一曰为偃月,
【中】〔古文〕《唐韻》陟弓切《集韻》《韻會》《正韻》陟隆切,音忠。《書·大禹謨》允執厥中。《周禮·地官·大司徒》以五禮防民僞,而敎之中。《左傳·成十三年》劉子曰:民受天地之中以生。又《左傳·文元年》舉正於中,民則不惑。《註》舉中氣也。又司中,星名。在太微垣。《周禮·春官·大宗伯》以槱燎祀司中司命飌師雨師。又《前漢·律歷志》春爲陽中,萬物以生。秋爲隂中,萬物以成。又中央,四方之中也。《書·召誥》王來紹上帝,自服于土中。《註》洛爲天地之中。《張衡·東京賦》宅中圓大。又正也。《禮·儒行》儒有衣冠中。《周禮·秋官·司刺
【金鼎】1.黄金炊具。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金鼎玉杯,银樽珠襦之宝,皆以送女。”2.为鼎类炊具的美称。宋陈师道《满庭芳·咏茶》词:“华堂静,松风竹雪,金鼎沸湲潺。”3.特指道士炼丹之鼎炉。南朝宋鲍照《代淮南王》诗:“琉璃作盌牙作盘,金鼎玉匕合神丹。”唐聂夷中《访嵩阳道士不遇》诗:“先生五岳游,文焰灭金鼎。”唐吕岩《渔父·神异》词:“金鼎内,迴朦朧。换骨添筋处处通。”4.借指炼丹或炼丹之术。唐李白《避地司空原言怀》诗:“倾家事金鼎,年貌可长新。”明陆采《明珠记·访侠》:“愿弃了升斗微官,早学那刀圭金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