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会韶阳亲切句,今朝觌面为提撕
诗句 | 读音 |
---|---|
要会韶阳亲切句 | 平仄:平 仄 平 平 平 平 平 韵脚:上平十虞 拼音: yào huìsháo yángqīn qièjù|gōu |
今朝觌面为提撕 | 平仄:平 平 平 仄 平 平 平 拼音: jīn zhāodí miànwéi|wèití sī |
要会韶阳亲切句,今朝觌面为提撕释义
【要会】1.会计;簿书。《周礼·天官·小宰》:“听出入以要会。”郑玄注引郑司农曰:“要会,谓计最之。簿书月计曰要,岁计曰会。”孙诒让正义:“一月之计少,举凡其要而已,故谓之要;一岁之计多,则总聚攷校,故谓之会也。”2.指管理核计财经事宜。《旧唐书·夏侯孜传》:“洎掌于经费,备歷重难,居然要会之权,颇得均平之道。”1.通都要道。《资治通鉴·后唐明宗天成元年》:“大梁,天下之要会也。”《续资治通鉴·宋神宗熙宁十年》:“近废荆门军为长林县,屯兵减少,不足以控制要会。”2.主旨;要旨。唐张九龄《敕岁初处分》:“盖不体仁无
【韶阳】媚的春光。唐皇甫冉《东郊迎春》诗:“律向韶阳变,人随草木荣。”宋张孝祥《诉衷情·牡丹》词:“花王自有标格,尘外锁韶阳。”汉
【亲切】1.切近。《北史·齐兰陵王长恭传》:“芒山之捷,后主谓长恭曰:‘入阵太深,失利悔无所及。’对曰:‘家事亲切,不觉遂然。’”《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三十年》:“朝廷防虞料角,至严至备,是注意於海道,可谓亲切。”2.亲近;亲密。冰心《去国·最后的安息》:“惠姑觉得她在学堂里,和同学游玩的时候,也不能如此的亲切有味。”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三:“老街坊好久不见了,猛然碰到,感到格外亲切。”3.贴切。宋沉括《梦溪笔谈·文艺一》:“欧阳文忠常爱林逋诗‘草泥行郭索,云木叫鉤輈’之句,文忠以谓语新而属对亲切。”明胡
【句】《唐韻》九遇切《集韻》《韻會》俱遇切,音屨。《玉篇》止也,言語章句也。《類篇》詞絕也。《詩·關雎疏》句古謂之言。秦漢以來,衆儒各爲訓詁,乃有句稱。句必聯字,而言句者,局也。聮字分疆,所以局言者也。又僂句,地名,龜所出也。《左傳·昭二十五年》初,臧昭伯如晉,臧會竊其寶龜僂句。又《禮·樂記》句中鉤。《疏》謂大屈也。言音聲大屈曲,感動人心,如中當於鉤也。又《周禮·冬官考工記·廬人》句兵欲無彈。《註》句兵,戈戟屬。《釋文》句,俱具反。又音鉤。又《史記·叔孫通傳》臚句。《註》上傳語告下爲臚,下告上爲句。又高句驪,遼
【今朝】今晨。《诗·小雅·白驹》:“縶之维之,以永今朝。”清李渔《奈何天·忧嫁》:“今朝还自画蛾眉,怕听人催,喜听人催。”2.今日。唐白居易《井底引银瓶》诗:“瓶沉簪折知奈何,似妾今朝与君别。”《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他年得射如皋雉,珍重今朝僕射姑。”郁达夫《春风沉醉的晚上》:“对不起,我是今朝才搬来的。”周立波《艾嫂子》:“艾嫂子,你今朝子打扮得好俏呵。”3.指目前,现今。元赵孟頫《题耕织图》诗之二:“所冀岁有成,殷勤在今朝。”毛泽东《沁园春·雪》词:“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本朝。指当时所在的王朝。《敦煌曲
【觌面】当面;迎面;见面。宋陆游《前诗感慨颇深犹吾前日之言也明日读而悔之乃复作此然亦未能超然物外也》诗:“世人欲觅何由得,覿面相逢唤不应。”元无名氏《冯玉兰》第四折:“与俺这母亲重覿面,怎么俺兄弟爹爹也不见影。”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羣鬼啾啾,渐逼近,比及覿面,皆悚然辟易。”《老残游记》第七回:“这口号喊出,那大盗就覿面碰着,彼此打个招呼,也决不动手的。”徐兴业《金瓯缺》第十九章二:“他不是对某些人更加笑颜相对,喜气迎人,便是对某些人把面孔拉得更长了,觌面相逢,也不屑点一个头,竟然扬长而过。”
【提撕】;提携。《诗·大雅·抑》“匪面命之,言提其耳”汉郑玄笺:“我非但对面语之,亲提撕其耳。”《剪灯馀话·芙蓉屏记》:“逝魄愿提撕,煢嫠赖将引。”李大钊《时》:“冀其翻然思反,复归于进步论者之林,与我们携手提撕,共到进步的大路上去。”2.教导;提醒。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序致》:“吾今所以復为此者,非敢轨物范世也,业以整齐门内,提撕子孙。”清魏源《<曾子章句>序》:“惟为己为人义利际,谆谆提撕而辟咡之,百世下如见其心焉。”叶圣陶《线下·校长》:“现在经先生的提撕,我们才恍然觉悟,知道这件事是不该随意玩的。”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