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扇及于越,水亭风气凉
| 诗句 | 读音 |
|---|---|
| 水亭风气凉 | 平仄:仄 平 平 仄 平 韵脚:下平十陽 拼音: shuǐ tíngfēng qìliáng|liàng |
| 摇扇及于越 | 平仄:平 平 平 平 仄 拼音: yáo shànjíyú yuè |
摇扇及于越,水亭风气凉释义
【水亭】子。唐杜审言《夏日过郑七山斋》诗:“薜萝山逕入,荷芰水亭开。”宋欧阳修《花赋》:“晚浦烟霞,水亭风日。”清高宗《戊辰大明湖题》诗:“应接无暇有餘乐,水亭清雅陈笔砚。”郭沫若《瓶》诗之四:“我是凭倚在孤山的水亭,她是伫立在亭外的水滨。”
【风气】1.指空气和由空气流动而生的风。《文选·宋玉<风赋>》:“其所託者然,则风气殊焉。”吕向注:“虽同託户穴,其於清浊亦殊矣。”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四》:“西四十里有风山,上有穴如轮,风气萧瑟,习常不止。”明高启《送顾倅序》:“士之仕於外者,咸乐居之;以其风气清美,有山川臺榭之胜,鱼稻茶笋之饶。”康有为《大同书》辛部第七章:“但窟居者多在山谷之幽,风气不通,故於卫生不宜,太平极乐则居山顶,风气四通,故於养生最益也。”2.气候。《尚书序》:“言九州所有,土地所生,风气所宜,皆聚此书也。”《汉书·西域传上·安
【摇扇】1.迅疾。《方言》第二:“摇扇,疾也。燕之外鄙朝鲜洌水之閒曰摇扇。”《广雅·释诂一上》:“摇扇,疾也。”王念孙疏证:“摇、扇皆有疾义也。”2.动摇,煽动。《旧唐书·文宗纪上》:“王智兴奏部下将石雄摇扇军情,请行朝典,乃长流白州。”挥扇。唐李白《送岑徵君归鸣皋山》诗:“西来一摇扇,共拂元规尘。”
【于越】古族名。分布在今浙江省境内。《大戴礼记·劝学》:“于越戎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者,教使之然也。”《汉书·货殖传》:“辟犹戎翟之与于越不相入矣。”颜师古注:“孟康曰:‘于越,南方越名也。’于,发语声也。戎蛮之语则然。于越犹句吴耳。”祝廉先《文选六臣注订譌》:“于越为百越之一种,在今浙江。如江西为扬越,福建为闽越,广东为南越,安南为骆越之类。”2.指其所居之地。唐独孤及《题思禅寺上方》诗:“眇眇于越路,茫茫香草青。”一说即吴越。《淮南子·原道训》:“匈奴出秽裘,于越生葛絺。”高诱注:“于,吴也。”3.官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