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思里中会,心绪怅微微

遥思里中会,心绪怅微微

诗句读音
心绪怅微微平仄:平 仄 仄 平 平
拼音: xīn xùchàngwēi wēi
遥思里中会平仄:平 平 仄 平 仄
拼音: yáo sīlǐ1|4huì|kuài

遥思里中会,心绪怅微微释义

【心绪】隋孙万寿《远戍江南寄京邑亲友》诗:“心緖乱如麻,空怀畴昔时。”宋欧阳修《与孙威敏公书》:“昨日范公宅得书,以埋铭见託。哀苦中无心绪作文字,然范公之德之才,岂易称述!”《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七:“但重整云鬟,再施铅粉,丈夫已亡,有何心绪?”李广田《没有名字的人们》:“他已很少再有到街头或邻家去夜谈的心绪。”

【怅】《唐韻》《集韻》《韻會》丑亮切,音暢。《說文》望恨也。《柳宗元·夢歸賦》靈幽漠以瀄汨兮,進怊悵而不得。

【微微】1.微贱;幼小;渺小。《汉书·韦贤传》:“微微老夫,咨既迁絶,洋洋仲尼,视我遗烈。”三国魏曹植《武帝诔》:“茫茫四海,我王康之。微微汉嗣,我王匡之。”晋傅咸《申怀赋》:“微微小子。”2.隐约;淡远。南朝梁沉约《刘真人东山还》诗:“连峯竟无已,积翠远微微。”唐陈子昂《酬晖上人秋夜山亭有赠》诗:“皎皎白林秋,微微翠山静。”3.轻微;稍微。明张煌言《立秋同诸子限韵》:“清露微微沾薜荔,凉风淡淡拂松杉。”叶圣陶《隔膜·欢迎》:“他那平滑的脸上微微露出轻视的笑。”4.犹蒙蒙。三国魏曹植《诰咎文》:“遂乃沉阴坱圠,甘

【遥思】1.思念处在远方的人或相隔已久的事。《楚辞·远游》:“步徙倚而遥思兮,怊惝怳而乖怀。”汉蔡邕《述行赋》:“并日夜而遥思兮,宵不寐以极晨。”2.指对处在远方的人或相隔已久的事的思念。晋潘岳《西征赋》:“俾万乘之盛尊,降遥思於征役。”王西彦《古屋》第二部一:“而在晚上,我看见的则是藉以寄托着我的遥思的,几颗远远的隐没无常的星星。”

【里】《廣韻》良已切《集韻》兩耳切《正韻》良以切,音裏。《爾雅·釋言》里,邑也。《詩·鄭風》將仲子兮,無踰我里。《傳》里,居也。《周禮·地官·遂人》五家爲鄰,五鄰爲里。《前漢·法志》在壄曰廬,在邑曰里。《風俗通》五家爲軌,十軌爲里。里者,止也,五十家共居止也。又《正韻》路程,今以三百六十步爲一里。又憂也。《詩·大雅》瞻卬昊天,云如何里。《箋》里,憂也。又姓。《左傳·昭十七年》鄭之未災也,里析告子產。《註》里析,鄭大夫。又百里、相里,複姓。又地名。《左傳·宣三年》子臧得罪而出,誘子華而殺之南里。《註》南里,鄭地。

【中】〔古文〕《唐韻》陟弓切《集韻》《韻會》《正韻》陟隆切,音忠。《書·大禹謨》允執厥中。《周禮·地官·大司徒》以五禮防民僞,而敎之中。《左傳·成十三年》劉子曰:民受天地之中以生。又《左傳·文元年》舉正於中,民則不惑。《註》舉中氣也。又司中,星名。在太微垣。《周禮·春官·大宗伯》以槱燎祀司中司命飌師雨師。又《前漢·律歷志》春爲陽中,萬物以生。秋爲隂中,萬物以成。又中央,四方之中也。《書·召誥》王來紹上帝,自服于土中。《註》洛爲天地之中。《張衡·東京賦》宅中圓大。又正也。《禮·儒行》儒有衣冠中。《周禮·秋官·司刺

【会】〔古文〕《唐韻》《集韻》黃外切,音繪。合也。《易·乾卦》亨者,嘉之會也。《疏》使物嘉美之會聚。《書·禹貢》灉沮會同。《疏》謂二水會合而同。又《洪範》會其有極。《疏》會,謂集會。《禮·樂記》竹聲濫,濫以立會,會以聚衆。又《周禮·天官·大宰》大朝覲會同。又《春官·大宗伯》時見曰會。又《禮·檀弓》周人作會,而民始疑。《註》會,謂盟也。《左傳·昭三年》有事而會,不協而盟。又《左傳·宣七年》凡師出與謀曰及,不與謀曰會。又《集韻》《韻會》古外切,音儈。與繪通。《書·益稷》日月星辰,山龍華蟲作會。《傳》會,五采也。《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