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闻旅宿梦兄弟,应为邮亭名棣华

遥闻旅宿梦兄弟,应为邮亭名棣华

诗句读音
应为邮亭名棣华平仄:平 平 平 平 平 仄 平
拼音: 1|4wéi|wèiyóu tíng2dì huá
遥闻旅宿梦兄弟平仄:平 平 仄 仄 仄 平 仄
拼音: yáowén3sù|xiǔ|xiùmèngxiōng dì

遥闻旅宿梦兄弟,应为邮亭名棣华释义

【应】《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於陵切,音膺。《說文》當也。从心聲。《徐曰》,鷹字也。本作,今作應。又料度辭也。《唐詩》應須,祇應,皆是也。又《周語》其叔父實應且憎。《註》猶受也。又國名。《括地志》故應城,因應山爲名,在汝州葉縣。又姓。出南頓,本周武王後。《左傳·僖二十四年》邗晉應韓,武之穆也。漢有應曜,與四皓偕隱,曜獨不出,八代孫應劭,集解漢書。又通作膺。《書·武成》誕膺天命。《註》當也。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於證切,音譍。《集韻》答也。《廣韻》物相應也。《易·咸卦》二氣感應以相與。又樂名。

【邮亭】1.驿馆;递送文书者投止之处。《墨子·杂守》:“筑邮亭者圜之。”《汉书·薛宣传》:“过其县,桥梁邮亭不修。”颜师古注:“邮,行书之舍,亦如今之驛及行道馆舍也。”唐元稹《酬乐天东南行诗一百韵》:“邮亭一萧索,烽候各崎嶇。”宋沉遘《五言道中见新月寄内》:“邮亭苦夜永,灯火寒无光。”太平天囯洪仁玕《资政新篇》:“兴邮亭,以通朝廷文书。”2.邮局在街道上、广场上或公园里设立的收寄邮件并办理小额汇款等业务的处所。

【名】《唐韻》武幷切《集韻》《韻會》彌幷切《正韻》眉兵切,音詺。《說文》自命也。从口从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見,故以口自名。《玉篇》號也。《廣韻》名字也。《春秋·說題》名,成也。《左傳·桓六年》九月丁卯,子同生,公問名于申繻。對曰:名有五,有信,有義,有象,有假,有類。又自呼名也。《禮·曲禮》父前子名,君前臣名。又呼人之名也。《禮·曲禮》國君不名卿老世婦。又名譽也。《易·乾卦》不易乎世,不成乎名。又《春秋·說題》名,大也。《書·武成》告于皇天后土,所過名山大川。《疏》山川大,乃有名,名大互言之耳。又名號也。《儀

【棣华】常棣》:“常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后因以“棣华”喻兄弟。《晋书·张载传赞》:“载协飞芳,棣华增映。”唐张说《鄎国长公主神道碑》:“恨棣华之半缺,悲瑶草之先化。”

【遥】〔古文〕《廣韻》《集韻》《韻會》《正韻》餘招切,音謠。《說文》遠也。《禮·王制》千里而遙。《左傳·昭二十五年》遠哉遙遙。又逍遙,徜徉也。互詳逍字註。

【闻】〔古文〕《唐韻》《集韻》無分切,音文。《說文》知聞也。《書·堯典》帝曰:兪,予聞如何。《禮·少儀》聞始見君子者。《疏》謂作記之人,不敢自專制其儀,而傳聞舊說,故云。又《禮·玉藻》凡於尊者,有獻而弗敢以聞。《前漢·武帝紀》舉吏民能假貸貧民者以聞。又姓。《正字通》宋咸平進士聞見。明尚書聞淵。又聞人,複姓。《後漢·靈帝紀》太僕沛國聞人襲爲太尉。《註》姓聞人,名襲,風俗通曰:少正卯,魯之聞人,其後氏焉。又獸名。《山海經》杳山有獸焉,其狀如彘,黃身白頭白尾,名曰聞,見則天下大風。又《廣韻》亡運切《集韻》《韻會》《正

【旅】〔古文〕魯《唐韻》力舉切《集韻》《韻會》兩舉切,音呂。《說文》軍之五百人爲旅。《書·大禹謨》班師振旅。《傳》師入曰振旅,言整衆。《詩·小雅》我師我旅。《箋》五百人爲旅。《周禮·地官·小司徒》五卒爲旅。《註》旅,五百人。又《博雅》旅。客也。《易·復卦》商旅不行。又《旅卦疏》旅者,客寄之名,羈旅之稱,失其本居而寄他方,謂之爲旅。《詩·大雅》于時廬旅。《箋》廬舍其賓旅。《左傳·莊二十二年》羈旅之臣。《註》旅,客也。又《書·禹貢》蔡蒙旅平。《傳》祭山曰旅。《周禮·天官·掌次》王大旅上帝。《註》大旅上帝祭於圜丘。國

【宿】〔古文〕夙《廣韻》息逐切《集韻》《韻會》息六切,音夙。《說文》止也。《玉篇》夜止也,住也。《詩·周頌》有客宿宿,有客信信。《註》一宿曰宿,再宿曰信。《周禮·地官》三十里有宿,宿有路室。又星宿各止其所,故名宿。二十八宿,亦名二十八次。次,舍也。《釋名》宿,宿也,言星各止住其所也。又《增韻》安也,守也。《左傳·昭二十九年》官宿其業。《註》宿,安也。又《周禮·宮正註》諸吏直宿,謂職王宮之守衞者。又《廣韻》素也。《史記·信陵傳》晉鄙嚄咤宿將。又《莊子·列傳》雖當世宿學,不能自解免也。又國名。《春秋·隱二年》及宋人

【梦】俗夢字。(夢)《唐韻》《集韻》《韻會》莫鳳切《正韻》蒙弄切,蒙去聲。覺之對,寐中所見事形也。《書·說命》夢帝賚子良弼。《詩·小雅》乃占我夢。《周禮·春官·占夢》以日月星辰占六夢之吉凶,一正夢、二噩夢、三思夢、四寤夢、五喜夢、六懼夢。《又》大卜掌三夢之法,一致夢、二觭夢,《註》奇怪之夢、三咸陟。《註》升也,進也,無思慮而有其夢。一作咸夢。《莊子·齊物論》昔者莊周夢爲蝴蝶,栩栩然胡蝶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張子正蒙》夢形閉而氣專于內,夢所以緣舊于習心,飢夢取,飽夢與。又澤名。《書·禹貢》雲土夢作。又《司馬

【兄弟】和弟弟。《尔雅·释亲》:“男子先生为兄,后生为弟。”《诗·小雅·常棣》:“凡今之人,莫如兄弟。”郑玄笺:“人之恩亲,无如兄弟之最厚。”三国魏曹植《求通亲亲表》:“婚媾不通,兄弟永絶。”元李直夫《冻苏秦》第二折:“兄弟如同手足,手足断了再难续。”2.姐妹。古代姐妹亦称兄弟。《孟子·万章上》:“弥子之妻与子路之妻,兄弟也。”《明史·费宏传》:“宏从弟编修寀,其妻与濠妻,兄弟也。”3.古代对同姓宗亲的称呼。《仪礼·丧服》:“大夫之子於兄弟,降一等。”郑玄注:“兄弟,犹言族亲也。”《诗·小雅·常棣序》:“常棣,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