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想纳凉清夜永,窗前微月照汪汪
诗句 | 读音 |
---|---|
遥想纳凉清夜永 | 平仄:平 仄 仄 平 平 仄 仄 韵脚:上三十八梗 拼音: yáo xiǎngnà liángqīng yèyǒng |
窗前微月照汪汪 | 平仄:平 平 平 仄 仄 平 平 拼音: 1qián1yuèzhàowāng wāng |
遥想纳凉清夜永,窗前微月照汪汪释义
【遥想】悠远地思索或想象;回想。晋孙绰《游天台山赋》:“非夫远寄冥搜,篤信通神者,何肯遥想而存之。”晋陶潜《游斜川》诗序:“遥想灵山,有爱嘉名。”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元刘因《经古城》诗:“遥想豪杰场,抚已增慨然。”《新华文摘》1983年第3期:“遥想一九七六年的金秋,我那时曾是多么稚气和天真。”
【纳凉】见“纳凉”。亦作“纳凉”。乘凉。南朝陈徐陵《内园逐凉》诗:“纳凉高树下,直坐落花中。”宋苏轼《和子由木山引水》之一:“遥想纳凉清夜永,窗前微月照汪汪。”清沉复《浮生六记·闺房记乐》:“纳凉玩月,到处有之。”王统照《搅天风雪梦牢骚》:“若在夏天,虽是晚上由那里经过,还可与纳凉的农人们相谈。”
【清夜】清静的夜晚。汉司马相如《长门赋》:“悬明月以自照兮,徂清夜於洞房。”唐李端《宿瓜州寄柳中庸》诗:“怀人同不寐,清夜起论文。”《花月痕》第四六回:“而内阁大臣,尤循常袭故,旅进旅退於唯唯诺诺之间,清夜捫心,其能自慰乎?”
【永】《唐韻》《集韻》《正韻》于憬切,音栐。《說文》水長也。象水巠理之長。《詩·周南》江之永矣。又《爾雅·釋詁》遠也,遐也。《揚子·方言》凡施于衆長謂之永。《書·大禹謨》萬世永賴。《詩·周頌》永觀厥成。又州名。《韻會》唐置以二水名。又姓。《列仙傳》有永石公。又《集韻》《正韻》與詠同。《書·舜典》詩言志,歌永言。《傳》謂歌詠其義,以長其言也。音詠。又如字。
【窗】〔古文〕《唐韻》楚江切《集韻》《韻會》初江切。與牕同。《說文》本作囪。在牆曰牖,在戸曰囪。或作窗。《釋名》窗,聰也。於外窺內爲聰明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四旁雨夾窗。《註》助戸爲明。亦作牕。又《集韻》《韻會》麤叢切,音怱。通孔也,竈突也。 《韻會》案集韻,麤叢切,類篇韻補俱同。或作牕。《鮑昭·玩月詩》蛾眉蔽珠櫳,玉鉤隔銷。三五二八時,千里與君同。《陶潛詩》有酒有酒,閒飮東牕。願言懷人,舟車靡從。則字合又於東韻收入。
【微】《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無非切,音薇。《爾雅·釋詁》幽微也。《易·繫辭》知微知彰。《書·大禹謨》道心惟微。又《廣韻》微,妙也。《禮·禮運》德產之致也精微。又《說文》隱行也。《史記·秦始皇紀》微行咸陽。又《廣韻》細也。《孟子》乃孔子,則欲以微罪行。又《玉篇》不明也。《詩·小雅》彼月而微,此日而微。又《韻會》衰也。《詩·小雅》式微式微。《箋》微乎微者也。《史記·杞世家》杞小微。又《韻會》賤也。《尚書序》虞舜側微。又《爾雅·釋詁》匿微也。《註》微謂逃藏也。《左傳·哀十六年》白公奔山而縊,其徒微之。《註》
【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魚厥切,音軏。《說文》闕也。太隂之精。《釋名》月,缺也,滿則缺也。《易·繫辭》隂陽之義配日月。《禮·祭義》月生於西。《公羊傳·莊二十五年註》月者,土地之精。《史記·天官書註》月者,隂精之宗。《淮南子·天文訓》水氣之精者爲月。又《書·堯典》以閏月定四時成歲。《傳》一歲十二月,月三十日,三歲則置閏焉。又《洪範》二曰月。《傳》所以紀一月。《疏》從朔至晦,大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禮·禮運》月以爲量。《註》天之運行,每三十日爲一月。又姓。金月彥明首建孔子廟,明洪武中有月輝、月文憲
【汪汪】1.深广貌;广阔貌。汉班固《典引》:“汪汪乎丕天之大律,其畴能亘之哉。”晋陶潜《感士不遇赋》:“山嶷嶷而怀影,川汪汪而藏声。”南朝梁元帝《光宅寺大僧正法师碑》:“昂昂千里,孰辨麒麟之踪?汪汪万顷,谁识波澜之际?”明方孝孺《蜀府敬慎斋》诗:“君於西土,厥壤汪汪。”康濯《三面宝镜》:“日子不多,正是汪汪麦海鼓着劲儿吐穗扬花的时候。”2.水或其他液体聚积、充盈貌。唐卢纶《与张擢对酌》诗:“张老闻此词,汪汪泪盈目。”唐陆龟蒙《奉和袭美酒中十咏·酒篘》:“不待盎中满,旋供花下倾。汪汪日可挹,未羡黄金籝。”宋苏轼《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