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忆代王城,俯临恒山后
遥忆代王城,俯临恒山后释义
【遥忆】唐杜甫《与任城许主簿游南池》诗:“晨朝降白露,遥忆旧青毡。”丰子恺《从孩子得到的启示》:“我坐在校旁的黄浦江边的青草堤上,怅望云水遥忆故居的时候。”
【代】《唐韻》徒耐切《集韻》《韻會》待戴切《正韻》度耐切,音岱。更也,替也。《書·臯陶謨》天工人其代之。《莊子·逍遙遊》許由曰:庖人雖不治庖,尸祝不越俎而代之。又世也。《家語》古之王者,易代攺號,取法五行。又不還曰代。又國名。趙之先有代國。《前漢·地理志》代郡亳丘有五原關。《應劭曰》古代國。又州名。漢代郡屬幽州,魏攺爲州。又姓。周代舉,明代賢。又《方書》脈有代。《史記·倉公傳》齊侍御史成病頭痛。脈法曰:代則絡脈有過,其代絕而脈賁者,病得之酒且內。王叔和曰:來數而中止,不能自還,因而復動者名代。又叶徒帝切,音地。
【王城】都城。《后汉书·赵温传》:“公前託为董公报讎,然实屠陷王城,杀戮大臣,天下不可家见而户説也。”唐戴叔伦《送少微山人入蜀》诗:“世俗多离别,王城几日还?”宋苏轼《病中闻子由得告不赴商州》诗之一:“惟有王城最堪隐,万人如海一身藏。”明袁宏道《显灵宫集诸公以城市山林为韵》之一:“仙人杰阁俯王城,西山见雨北山晴。”2.地名。即洛邑。今河南省洛阳市西北。《春秋·昭公二十二年》:“秋,刘子、单子以王猛入于王城。”杨伯峻注:“王城,在今洛阳市西北偶。”3.地名。春秋时大荔戎都故址,在今陕西省大荔县东。《左传·僖公十五年
【俯临】。唐李中《庐山》诗:“靖节门遥对,庾公楼俯临。”清王士禛《池北偶谈·琅邪秦碑》:“诸城琅邪臺秦碑,石壁俯临海岸,高数十丈。”2.屈尊下临。宋王安石《答交代张廷评启》:“更书始下,已倾自附之诚;赐问俯临,重荷相存之意。”3.下至。宋王明清《挥麈三录》卷一:“帝渥俯临,舆情共庆。”
【恒山】1.山名。五岳中的北岳。主峰在今河北省曲阳县西北。《书·禹贡》:“太行恆山,至于碣石,入于海。”北魏郦道元《水经注·<禹贡>山水泽地所在》:“恆山为北岳,在中山上,曲阳县西北。”2.历代王朝皆祀北岳于曲阳。明定山西浑源之玄岳为恒山。清雍正十七年改于浑源行岳祭。参阅《清通典·礼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