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讽恒至卯,朝饭或逾哺

夜讽恒至卯,朝饭或逾哺

诗句读音
朝饭或逾哺平仄:平 仄 仄 平 仄
韵脚:去十一暮
拼音: cháo fànhuòyúbǔ
夜讽恒至卯平仄:仄 仄 平 仄 仄
韵脚:上三十一巧
拼音: yèfěnghéngzhìmǎo

夜讽恒至卯,朝饭或逾哺释义

【朝饭】1.吃早饭。《后汉书·贾复传》:“吏士皆飢,可且朝饭。”2.早餐,早饭。《初刻拍案惊奇》卷二:“自从那日早起不见媳妇煮朝饭,潘婆只道又是晏起,走到房前厉声叫他。”

【或】〔古文〕《集韻》越逼切,音閾。《說文》邦也。从口从戈,以守一。一,地也。通作域。又《廣韻》胡國切《集韻》《韻會》《正韻》穫北切,音惑。疑也。凡或人或曰皆闕疑之辭。《易·乾卦》或躍在淵。《朱子·本義》疑而未定之辭。又與惑通。怪也。《孟子》無或乎王之不智也。◎按六書有假借,或本是邦或字,借爲疑或字,後人加土爲域,加心爲惑。而於或字,止作或人或曰之用,幷其本義而忘之矣。

【逾】〔古文〕《唐韻》羊朱切《集韻》《韻會》容朱切《正韻》雲俱切,音俞。《玉篇》越也,遠也,進也。《書·禹貢》逾于洛。又《秦誓》日月逾邁。 《正韻》或作踰、隃。

【哺】《唐韻》《正韻》薄故切《集韻》《韻會》蒲故切,音捕。《說文》哺咀也。《玉篇》口中嚼食。《廣韻》食在口也。《史記·魯周公世家》一飯三吐哺。《爾雅·釋鳥》生哺。《註》鳥子須母食之。又《集韻》奔謨切,音逋。與餔同。詳食部餔字註。又匪父切,音甫。與同。詳前字註。又叶蒲侯切,裒去聲。《易林》鳥鵲食穀,張口受哺,蒙被恩德,長大成就。又與柿通。《後漢·方術傳》有風吹削哺。《註》哺當作柿,孚廢反。

【夜】〔古文〕《唐韻》羊謝切《集韻》《韻會》寅謝切《正韻》寅射切,耶去聲。日入爲夜,與晝對。《夏小正》時有養夜。《註》猶言永夜也。《周禮·秋官·司寤氏》以星分夜,以詔夜士夜禁。《衞宏·漢舊儀》晝漏盡,夜漏起,省中黃門持五夜。《註》晝有朝禺中晡夕,夜有甲乙丙丁戊。漢制,金吾掌宮外,戒非常,惟元夜弛禁,前後各一日,謂之放夜。又宣夜,窺天之器。《蔡邕·釋誨》言天體者有三,一曰周髀,二曰宣夜,三曰渾天。又夜明,祭月之坎。《禮·祭法》夜明,祭月也。又武宿夜,武舞曲名。《禮·祭統》舞莫重於武宿夜。又子夜,晉曲名。《樂府·解

【讽】《唐韻》芬鳳切《集韻》《韻會》方鳳切,風去聲。《說文》誦也。《周禮·春官·大司樂》以樂語敎國子,興道諷誦言語。《註》倍文曰諷,以聲節之曰誦。《前漢·藝文志》太史試,學童能諷書九千字以上,乃得爲史。《晉書·阮瞻傳》諷誦遺言,不若親承音旨。又《廣雅》敎也。《玉篇》譬喩也。《集韻》諫刺也。《增韻》託音曰諷。《史記·滑稽傳》優孟常以談笑諷諫。《家語》忠臣之諫君有五義焉,吾從其諷諫乎。《白虎通》諷者,智也。患禍之萌流,睹其事未彰而諷告,此智性也。又與風通。《詩·國風·關雎序》風,風也。《註》上如字,下卽諷字。崔靈恩

【恒】《字彙》俗恆字。

【至】〔古文〕《唐韻》《集韻》《韻會》脂利切《正韻》支義切,音摯。《說文》飛鳥从高下至地也。从一,一猶地也。象形。不上去而至下來也。《玉篇》來也。《詩·小雅》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禮·樂記》物至知知,然後好惡形焉。《註》至,來也。又《玉篇》達也,由此達彼也。《書·無逸》自朝至于日中昃。《詩·小雅》我征徂西,至于艽野。又極也。《易·坤卦》至哉坤元。《註》至謂至極也。又《繫辭》易其至矣乎。《莊子·逍遙遊》故曰:至人無己。《註》至極之人。又善也。《禮·坊記》以此坊民婦猶有不至者。《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覆之而角至。

【卯】(戼)《說文》卯本字。與丣字上畫連者有別。丣音酉。《六書正譌》戼,闢戶也。从二戶,象門兩闢形。因聲借爲寅卯字,爲日出物生之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