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净榴花早,林暄贝叶齐

野净榴花早,林暄贝叶齐

诗句读音
野净榴花早平仄:仄 仄 平 平 仄
韵脚:上三十二晧
拼音: yějìng|chēngliú huāzǎo
林暄贝叶齐平仄:平 平 仄 平 仄
拼音: línxuānbèixié qí

野净榴花早,林暄贝叶齐释义

【野】〔古文〕埜《唐韻》羊者切《集韻》《韻會》《正韻》以者切,音也。《說文》郊外也。《易·同人》同人于野,亨。《疏》野,是廣遠之處。《詩·魯頌》駉駉牡馬,在坰之野。《傳》邑外曰郊,郊外曰野。又《周禮·地官·遂人》掌邦之野。《註》郊外曰野,此野爲甸稍縣都。又《周禮·秋官》縣士掌野。《註》地距王城二百里以外至三百里曰野。又《韻會》朴野。《論語》質勝文則野。《禮·檀弓》故騷騷爾則野。《疏》田野之人,急切無禮。又官名。《左傳·昭十八年》使野司各保其徵。《註》野司,縣士也。《禮·月令》季春之月,命野虞,毋伐桑柘。《註》野

【净】《唐韻》楚耕切《集韻》初耕切,音琤。冷貌。

【榴花】1.石榴花。唐李商隐《茂陵》诗:“汉家天马出蒲梢,苜蓿榴花遍近郊。”元刘詵《和东坡四时词》之二:“槐影横阶午簟凉,榴花满地风帘静。”明孙仁孺《东郭记·郁陶思君尔》:“良人去久,没个人儿走,风吹榴花红欲剖,问道儿家知否?”2.据《南史·夷貊传上·扶南国》载,顿逊国有酒树似安石榴,采其花汁停瓮中,数日成酒。后以“榴花”雅称美酒。南朝梁元帝《刘生》诗:“榴花聊夜饮,竹叶解朝酲。”唐李峤《甘露殿侍宴应制》诗:“御筵陈桂醑,天酒酌榴花。”宋王安石《寄李士宁先生》诗:“渴愁如箭去年华,陶情满满倾榴花。”

【早】《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子皓切,遭上聲。《說文》晨也。又先也。《易·坤卦》由辨之不早辨也。又與皁同。《周禮·地官·司徒》宜皁物。《註》皁物,柞、栗之屬。《釋文》皁音早。本或作早。 《說文》作。从日在甲上。

【林】《唐韻》力尋切《集韻》《韻會》犂針切《正韻》犂沈切,音臨。《說文》平土有叢木曰林。徐曰:叢木,故从二木。平土,故二木齊。《詩·小雅》依彼平林。又野外謂之林。《詩·周南》施于中林。又山木曰林。《穀梁傳·僖十四年》林屬于山爲麓。又《周禮·地官·林衡註》竹木曰林,水衡曰衡。又《爾雅·釋詁》林,君也。又盛貌。《詩·小雅》有壬有林。又林鐘,律名。《禮·月令》季夏之月律中林鐘。《周禮》作函鐘。又羽林,星名。應劭曰:天有羽林,大將軍之星也。林喩若林木,羽翼,鷙擊之意,故以名武官。《前漢·宣帝紀》取從軍死事者之子,養爲羽

【暄】《廣韻》况袁切《集韻》《韻會》許元切,音煊。煖或作暄。溫也。《玉篇》春晚也。《篇海》又日煖也。《劉峻·廣絕交論》敘溫郁則寒谷成暄。

【贝】《唐韻》《集韻》《韻會》博蓋切,音。《埤雅》貝以其背用,故謂之貝。《說文》海介蟲也。古者貨貝而寶龜,周而有泉,至秦廢貝行錢。《爾雅·釋魚》貝居陸贆,在水者蜬,大者魧,小者。《註》大貝如車渠,細貝亦有紫色者。《又》餘貾黃白文。《註》黃爲質,白文爲點。《又》餘泉白黃文。《註》白爲質,黃爲文點,今紫貝也。《又》蚆博而頯。《註》頯者,中央廣兩頭銳。《又》蜠大而險。《註》險者,謂汙薄。《疏》此辨貝居陸,居水,大小文采不同之名也。《相貝經》朱仲受之於琴高,以遺會稽大守嚴助,其略曰:貝盈尺,狀如赤電黑雲曰紫貝,赤質紅章

【叶齐】协力一致。唐陆贽《奉天论李晟所管兵马状》:“卿宜授以谋略,分路夹攻,务使叶齐,剋平寇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