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老扫寒屋,骚人寄午庖
野老扫寒屋,骚人寄午庖释义
【骚人】屈原作《离骚》,因称屈原或《楚辞》作者为骚人。唐李白《古风》:“正声何微茫,哀怨起骚人。”2.诗人,文人。南朝梁萧统《<文选>序》:“骚人之文,自兹而作。”《宣和画谱·李公麟》:“吾为画如骚人赋诗吟咏情性而已。”清沉复《浮生六记·浪游记快》:“上立一碑,大书曰‘钱塘苏小小之墓’。从此吊古骚人,不须徘徊探访矣。”典
【寄】《唐韻》《集韻》《韻會》居義切《正韻》吉器切,音記。《說文》托也。《增韻》寓也。《周語》國無寄寓。《註》不爲廬舍以寄羈旅之客也。又《齊語》管子曰:作內政而寄軍令焉。又《廣韻》附也。《增韻》傳也。《禮·王制》東方曰寄。《註》東方通言之官,謂傳寄東方之言也。又郊遂寄棘,屛退不率敎者於遠方曰寄。又《史記·酷吏傳》請寄無所聽。《註》請寄,猶囑托也。又寄生,草名。又寄居,小蟹名。
【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疑古切,音五。《說文》牾也。五月隂氣午逆陽,冒地而出也。《徐曰》五月陽極隂生。仵者,正衝之也。又辰名。《爾雅·釋天》太歲在午曰敦牂。《淮南子·時則訓》斗五月指午。又《廣韻》交也。《韻會》一縱一橫曰旁午,猶言交橫也。《儀禮·特牲饋食》心舌皆去,本末午割之。《註》縱橫割也。《禮·內則》男角女羈。《註》午達曰羈。《疏》度尺而午,令女剪髮,留其頂上,縱橫各一,相通達也。《前漢·霍光傳》使者旁午。《註》旁午,分布也。又舛午,違背也。見《前漢·劉向傳》。又《前漢·劉向傳》水旱飢蝝,蠭午
【庖】《唐韻》薄交切《集韻》《韻會》《正韻》蒲交切,音匏。《說文》廚也。《詩·小雅》大庖不盈。《周禮·天官》庖人。《註》庖之言苞也。裹肉曰苞苴。《疏》言苞者,今之廚。轉作苞者,欲取庖人主六獸六禽,有裹肉之意也。《史記·三皇本紀》大皥庖犧氏,養犧牲以庖廚,故曰庖犧。又《集韻》通作包。《易·垢卦》九二包有魚,无咎。《釋文》包,亦作庖。
【野老】。南朝梁丘迟《旦发渔浦潭》诗:“村童忽相聚,野老时一望。”唐杜甫《哀江头》诗:“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鲁迅《坟·论雷峰塔的倒掉》:“凡有田夫野老,蚕妇村氓……可有谁不为白娘娘抱不平,不怪法海太多事的?”
【扫】《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蘇老切,音嫂。弃也,拚除也。《詩·大雅》洒掃廷內。又鬧掃,髻名。《三夢記》鬧掃,猶盤雅墮馬之類也。唐詩云:還梳鬧掃學宮妝。又《唐韻》《廣韻》蘇到切《集韻》《韻會》《正韻》先到切,音譟。義同。《論語》當洒掃應對進退,則可矣。 本作埽。又與騷通。別詳土部,馬部。
【寒屋】屋。因亦指寒士居所。唐姚合《洛下夜会寄贾岛》诗:“夜觴欢稍静,寒屋坐多深。”宋陈师道《答黄生》诗:“衝风踏冻送七言,要令寒屋回春温。”清黄鷟来《咏怀》诗:“徒步迴駟马,寒屋有辉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