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蔓封城堞,疏松隔丽谯

野蔓封城堞,疏松隔丽谯

诗句读音
疏松隔丽谯平仄:平 平 平 平 平
拼音: shū sōnggélì qiáo
野蔓封城堞平仄:仄 平 平 平 平
拼音: yě mànfēngchéng dié

野蔓封城堞,疏松隔丽谯释义

【疏松】宽松;松散。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四章第三节:“西晋士族,生活是优裕的,礼法的束缚是疏松的。”华山《山中海路》:“陡坡上的风化岩石太疏松,站不住脚。”

【隔】《唐韻》古核切《集韻》《韻會》各核切《正韻》各頟切,音膈。《說文》障也。《玉篇》塞也。《史記·秦始皇紀》防隔內外。《前漢·常惠傳》欲隔絕漢。又通作鬲。《荀子·大略篇》鬲如也。《註》謂鬲絕於上。《史記·大宛傳》鬲漢道焉。《前漢·薛宣傳》西州鬲絕。又《陸厥與沈約書》一家之文,工拙壤鬲。又《韻會小補》叶訖得切,音祴。《柳宗元·懲咎賦》讒妬結而不戒兮,猶斷斷於所執。勢危疑而多詐兮,逢天地之否隔。○按正字通引柳賦云,質韻音屹,固非。而韻會小補叶訖得切,亦謬。得在職韻,執在緝韻,職緝不相通,以隔叶執,不當作訖得切。又

【丽谯】亦作“丽樵”。华丽的高楼。《庄子·徐无鬼》:“君亦必无盛鹤列於丽譙之间。”郭象注:“丽譙,高楼也。”成玄英疏:“言其华丽嶕嶢也。”宋林逋《钱塘仙尉谢君咏物楼成》:“仙人多在丽樵居,况对西山爽气餘。”明吴嵚《山坡羊·寒夜》曲:“清清细数三更到,第一关心是丽樵。”清曹寅《三月六日登鼓楼看花》诗:“煌煌丽譙藏圣諭,草木畅茂当皇天。”

【野蔓】野生的蔓草。金元好问《岐阳》诗之二:“野蔓有情縈战骨,残阳何意照空城。”

【城堞】的矮墙。汉贾谊《新书·春秋》:“及翟伐卫,寇挟城堞矣。”唐元稹《欲曙》诗:“片月低城堞,稀星转角楼。”清魏源《城守篇·守备上》:“城堞亦名城垜,以躲身为义也。不能躲身则如勿堞。堞不宜太高,高则掷石无力;堞口不宜太狭,狭则碍於击贼。”2.泛指城墙。唐白居易《大水》诗:“潯阳郊郭间,大水岁一至。閭阎半漂荡,城堞多倾坠。”宋苏舜钦《诣匦疏》:“闻河东地大震裂,涌水,坏屋庐城堞。”康有为《过昌平城望居庸关》诗:“城堞逶迤万柳红,西山岧嵽霽明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