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声喧梦枕,秋露滴琴床

夜声喧梦枕,秋露滴琴床

诗句读音
夜声喧梦枕平仄:仄 平 平 仄 仄
拼音: yèshēngxuānmèng zhěn
秋露滴琴床平仄:平 仄 平 平 平
拼音: qiū lùdīqín chuáng

夜声喧梦枕,秋露滴琴床释义

【夜】〔古文〕《唐韻》羊謝切《集韻》《韻會》寅謝切《正韻》寅射切,耶去聲。日入爲夜,與晝對。《夏小正》時有養夜。《註》猶言永夜也。《周禮·秋官·司寤氏》以星分夜,以詔夜士夜禁。《衞宏·漢舊儀》晝漏盡,夜漏起,省中黃門持五夜。《註》晝有朝禺中晡夕,夜有甲乙丙丁戊。漢制,金吾掌宮外,戒非常,惟元夜弛禁,前後各一日,謂之放夜。又宣夜,窺天之器。《蔡邕·釋誨》言天體者有三,一曰周髀,二曰宣夜,三曰渾天。又夜明,祭月之坎。《禮·祭法》夜明,祭月也。又武宿夜,武舞曲名。《禮·祭統》舞莫重於武宿夜。又子夜,晉曲名。《樂府·解

【声】《字彙》同。《正字通》俗聲字。(聲)〔古文〕殸《唐韻》《集韻》《韻會》書盈切《正韻》書征切,聖平聲。《說文》音也。《書·舜典》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傳》聲謂五聲,宮商角徵羽也。《禮·月令》仲夏之月,止聲色。《註》聲謂樂也。又凡響曰聲。《張載·正蒙》聲者,形氣相軋而成。兩氣者,谷響雷聲之類。兩形者,桴鼓叩擊之類。形軋氣,羽扇敲矢之類。氣軋形,人聲笙簧之類。皆物感之良能,人習而不察耳。《韻會》韻書平上去入爲四聲。又聲敎。《書·禹貢》東漸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曁聲敎,訖于四海。《左傳·文六年》樹之風

【喧】《廣韻》况袁切《集韻》《韻會》許元切,音萱。《玉篇》大語也。《集韻》與吅同。或作讙。又與咺同。《漢武帝·悼李夫人賦》悲愁於邑,喧不可止兮。《註》師古曰:朝鮮之閒,謂小兒泣不止,名爲喧,音許遠反。

【梦枕】中会使人做梦的枕头。宋葛长庚《乐府》:“马瑙游仙之梦枕,龙综辟寒之寳砂。”2.借指做梦的人。唐殷尧藩《寒夜》诗:“鸡催梦枕司晨早,更咽寒城报点迟。”

【秋露】的露水。南朝宋颜延之《祭屈原文》:“秋露未凝,归神太素。”隋薛道衡《老氏碑》:“春泉如醴,出自京师,秋露凝甘,遍於竹苇。”唐杜甫《移居公安敬赠卫大郎》诗:“水烟通径草,秋露接园葵。”2.指清酒。宋苏轼《浊醪有妙理赋》:“湛若秋露,穆如春风,疑宿云之解駮,漏朝日之暾红,初体粟之失去,旋眼花之扫空。”明高启《次韵答朱冠君游西山之作》:“玉壶一双秋露倾,唯此可以忘吾情。”金檀辑注:“《庶物异名疏》:‘薌林秋露,向白恭酒名。’”3.南朝梁江淹《别赋》有“秋露如珠”之句,后因以“秋露”喻明珠。元张宪《孥弟走马歌》:

【滴】《廣韻》都歷切《集韻》《韻會》《正韻》丁歷切,音的。《說文》水註也。《增韻》涓滴,水點。又瀝下也。《王子年·拾遺記》香露滴瀝。 《廣韻》亦作。《法華經》作渧,與滳異。

【琴床】琴案;琴几。唐白居易《和裴令公新成午桥庄》:“游丝飘酒席,瀑布溅琴牀。”元萨都剌《吉安道中》诗:“度峡冷风欹客帽,卷帘凉月落琴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