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水微波绿,江梅嫩蕊黄
野水微波绿,江梅嫩蕊黄释义
【野水】1.野外的水流。《管子·侈靡》:“今使﹝民﹞衣皮而冠角,食野草,饮野水,孰能用之?”唐韩愈《宿神龟招李二十八冯十七》诗:“荒山野水照斜暉,啄雪寒鸦趁始飞。”元黄庚《约王琴所不来舟中偶成》诗:“篱落鷄欲栖,野水牛已渡。”2.指非经人工开凿的天然水流。唐裴度《白二十侍郎有双鹤在洛下余西园多野水长松可以栖息遂以诗请之》:“且将临野水,莫闭在樊笼。”宋吴淑《江淮异人录·建康贫者》:“内臣张琪果园中多荒秽,亦有野水。”清施闰章《过湖北山家》诗:“野水合诸涧,桃花成一村。”
【微波】1.微小的波浪。汉刘向《新序·杂事二》:“引纤缴,扬微波,折清风而殞。”唐许浑《泛五云溪》诗:“急瀨鸣车轴,微波漾钓筒。”宋朱熹《喜晴》诗:“衝颷动高柳,渌水澹微波。”峻青《秋色赋·海娘娘》:“每当晴朗的早晨或是静谧的月夜,海上风平浪静,微波不兴。”2.犹余波。汉司马相如《封禅文》:“俾万世得激清流,扬微波,蜚英声,腾茂实。”南朝梁锺嵘《诗品》卷上:“永嘉时,贵黄老,稍尚虚谈。于时篇什,理过其辞,淡乎寡味,爰及江表,微波尚传。”卷盦《<蔽庐丛志>序》:“景丛誌而仰止,羗寄意於微波。”3.指女子的眼波。三国
【绿】《廣韻》力玉切《集韻》《韻會》龍玉切,音錄。《說文》帛靑黃色也。《釋名》綠,瀏也。荆泉之水於上視之,瀏然綠色,此似之也。《詩·邶風》綠兮衣兮。《博》綠,閒色。又《詩·衞風》綠竹猗猗。《傳》綠,王芻也。《釋文》爾雅作菉。
【江梅】一种野生梅花。宋范成大《梅谱》:“江梅,遗核野生、不经栽接者,又名直脚梅,或谓之野梅。凡山间水滨荒寒清絶之趣,皆此本也。花稍小而疎瘦有韵,香最清,实小而硬。”元张雨《喜春来·除夜玉山舟中赋》曲:“江梅的的依茅舍,石瀨溅溅漱玉沙。”清张锡祚《题美人岁朝图》诗:“和气散林皋,江梅香满屋。”沉尹默《玉楼春》词:“垂垂又见江梅发,空醉刚圆杯底月。”
【嫩】《字彙》與媆同。《杜甫詩》紅入桃花嫩。《正字通》俗媆字。
【蕊】《唐韻》如壘切《集韻》乳捶切,音蘃。《韻會》草木叢生。《玉篇》草木實節生也。《屈原·離騷》貫薛荔之落蕊。又《博雅》花也。《郭璞·江賦》翹莖瀵蕊。又花名。《劇談錄》唐昌觀有玉蕊花。又石蕊,藥名。又《字彙補》子兗切,音雋。花聚貌。《潘岳·藉田賦》瓊鈒入蕊。又古音蕺。《風土記》蕊,香菜,根似茅根,蜀人所謂葅香。
【黄】〔古文〕《唐韻》乎光切《集韻》《韻會》《正韻》胡光切,音皇。《說文》地之色也。《玉篇》中央色也。《易·坤卦》黃裳元吉。象曰:黃裳元吉,文在中也。《文言》君子黃中通理。又《史記·天官書》日月五星所行之道曰黃道。又山名。《前漢·東方朔傳》北至池陽,西至黃山。又黃河。《爾雅·釋水》河出崑崙虛,色白,所渠幷千七百,一川色黃。又地名。《春秋·哀十四年》公會晉侯及吳子于黃池。《註》陳留封丘縣南有黃亭。又國名。《左傳·桓八年》楚子合諸侯于沈鹿,黃隨不會。《註》黃國,今弋陽縣。又州名。古邾國,漢西陵縣,隋黃州。又縣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