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树开田庐,平绿日半阴

野树开田庐,平绿日半阴

诗句读音
平绿日半阴平仄:平 仄 仄 仄 平
拼音: píng lǜ4bàn yīn
野树开田庐平仄:仄 仄 平 平 平
拼音: yě shùkāi tiánlú

野树开田庐,平绿日半阴释义

【平绿】一片绿色。亦指平展而绿色的园地或原野。唐温庭筠《鸡鸣埭歌》:“芊绵平緑臺城基,暖色春容荒古陂。”唐温宪《春鸠》诗:“村南微雨新,平緑净无尘。”宋贺铸《上巳后一日登快哉亭》诗:“纷华埽不见,蝴蝶飞平緑。”

【日】〔古文〕《唐韻》《正韻》人質切《集韻》《韻會》入質切,音。《說文》實也。太陽之精不虧。《博雅》君象也。《釋名》日,實也,光明盛實也。《易·乾卦》與日月合其明。又《繫辭》縣象著明,莫大乎日月。又《說卦》離爲火爲日。《周禮·天官·九註》日者天之明。《禮·祭義》日出於東。《史記·天官書註》日者,陽精之宗。《前漢·律歷志》日合於天統。《後漢·荀爽傳》在地爲火,在天爲日。《淮南子·天文訓》火氣之精者爲日。又《書·舜典》協時月正日。《傳》合四時之氣節,月之大小,日之甲乙,使齊一也。又《洪範》五紀,三曰日。《傳》紀一日

【半阴】1.未全阴暗。南朝梁沉约《登玄畅楼》诗:“云生岭乍黑,日下溪半阴。”唐孔德绍《夜宿荒村》诗:“风度谷餘响,月斜山半阴。”2.谓天气多云。唐刘禹锡《洛中早春赠乐天》诗:“漠漠復靄靄,半晴将半阴。”

【野树】生长于野外的树木。明何景明《九日同诸友登贤隐山》诗之二:“野树斜侵郭,河流曲抱城。”清汤斌《送李子德奉旨归养》诗:“关河落照乡山逈,驛路鸣蝉野树深。”

【开田】垦荒为田。《管子·问》:“问理园圃而食者几何家?人之开田而耕者几何家?士之身耕者几何家?”《汉书·食货志下》:“初置张掖、酒泉郡,而上郡、朔方、西河、河西开田官,斥塞卒六十万人戍田之。”颜师古注:“开田,始开屯田也。”唐韩愈《送水陆运使韩侍御归所治序》:“得益开田四千顷,则尽可以给塞下五城矣。”

【庐】《唐韻》力居切《集韻》《韻會》《正韻》凌如切,音閭。《說文》寄也。秋冬去,春夏居。《詩·小雅》中田有廬。《箋》中田,田中也。農人作廬焉,以便田事。又《玉篇》屋舍也。《集韻》粗屋總名。《易·剝卦》小人剝廬。《左傳·襄二十三年》則猶有先人之敝廬在,君無所辱命。又舍也。《周禮·地官》十里有廬,廬有飮食。《註》廬若今野,徙有庌也。又直宿,舍也。《前漢·金日磾傳》小疾臥廬。《註》殿中所止曰廬。《班固·西都賦》周廬千列。《註》直宿曰廬。又國名。《周語》廬由荆嬀。《註》廬,嬀姓之國,荆嬀,廬女爲荆夫人也。又邑名。《楚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