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朝怒螳臂,跳踉何其愚

一朝怒螳臂,跳踉何其愚

诗句读音
一朝怒螳臂平仄:平 平 仄 平
拼音: yī zhāonùtáng bì
跳踉何其愚平仄:仄 平 平 平 平
韵脚:上平十虞
拼音: tiào liánghé qíyú

一朝怒螳臂,跳踉何其愚释义

【一朝】一个早晨。《诗·小雅·彤弓》:“鐘鼓既设,一朝饗之。”《汉书·贾谊传》:“屠牛坦一朝解十二牛,而芒刃不顿者,所排击剥割,皆众理解也。”汉王充《论衡·状留》:“不崇一朝,輒成贾者,菜果之物也。”2.一时;一旦。《淮南子·道应训》:“使者謁之,襄子方将食而有忧色,左右曰:‘一朝而两城下,此人之所喜也;今君有忧色,何也?’”《魏书·艺术传·刘灵助》:“灵助本寒微,一朝至此,自谓方术堪能动众。”《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原料一朝事露,不能到底,惟有一死而已。”周立波《参军这一天》:“一朝有事,连队上点我的名时,说

【怒】〔古文〕《唐韻》乃故切《集韻》《韻會》《正韻》奴故切,奴去聲。《說文》恚也。《增韻》憤也。《揚子·方言》楚謂怒曰憑。憑,忍盛貌。小怒曰。言禁也。曰苛,言相苛責也。又怒,辨訟也。《周禮·地官》凡有怒者,成之。又馬之肥壯,其氣憤盈曰怒。《後漢·第五倫傳》鮮車怒馬。又奮也。《莊子·逍遙遊》怒而飛。言大鵬奮起如怒也。又《外物篇》草木怒生。言乗陽氣奮出而不可遏也。又威怒也。《禮·曲禮》急繕其怒。《註》堅勁軍之威怒也。又虎怒則威。《後漢·賈彪傳》彪字偉節,兄弟三人,而彪最優。天下稱曰:賈氏三虎,偉節最怒。又怒,東方氣

【螳臂】人间世》:“汝不知夫螳蜋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后以“螳臂”比喻自不量力或微弱之力。前蜀杜光庭《虬髯客传》:“人臣之谬思乱者,乃螳臂之拒走轮耳。”明徐复祚《投梭记·渡江》:“倘以礼数之虚文,贾不测之实祸,那时螳臂奚施,麝脐空噬,莫怪钱凤此时不言也。”清叶廷琯《鸥陂渔话·卢忠肃公毁玉双印》:“子莲(周子莲)诗云……五千疲卒战贾庄,千骑万骑螳臂当。”参见“螳臂当车”。

【跳踉】亦作“跳梁”。1.犹跳跃。《庄子·逍遥游》:“子独不见狸狌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东西跳梁,不辟高下。”成玄英疏:“跳梁,犹走掷也。”《汉书·游侠传·陈遵》:“始遵初除,乘藩车入閭巷,过寡妇左阿君置酒謌謳,遵起舞跳梁,顿仆坐上。”《淮南子·精神训》“是养形之人也”汉高诱注:“若此养形之人,导引其神,屈伸跳踉,是非真人之道也。”宋洪迈《夷坚乙志·休宁猎户》:“麦禾方熟时,猴百十为群,执臂人立为鱼丽之阵,自东而西,跳踉数四,禾尽偃,乃攫取之。”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三》:“潜往窥视,有二狐跳踉去。”鲁

【何其】;为什么那样。用于疑问句。《诗·邶风·旄丘》:“何其久也?必有以也。”宋苏轼《乞不分差经义诗赋试官》:“经义诗赋,等是文词,而议者便谓治经之人不可使考诗赋,何其待天下士大夫之薄也?”清李渔《闲情偶寄·饮馔》:“然使竟日穷年止食一物,亦何其胶柱口腹,而不肯兼爱心脾乎?”2.多么,何等。用于感叹句。《左传·僖公十五年》:“二三子何其慼也!”唐杜甫《义鹘行》:“功成失所往,用捨何其贤!”宋郭祥正《金山行》:“一朝登临重太息,四时想像何其雄!”鲁迅《华盖集·这个和那个》:“但先前说过,倘若还不能忘情于咿唔,倒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