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朝逸翮乘风势,金榜高张登上第
诗句 | 读音 |
---|---|
金榜高张登上第 | 平仄:平 仄 平 平 平 仄 仄 拼音: jīn bǎnggāo zhāngdēngshàng dì |
一朝逸翮乘风势 | 平仄:平 平 仄 平 平 平 仄 拼音: yī zhāoyì héchéng fēngshì |
一朝逸翮乘风势,金榜高张登上第释义
【金榜】亦作“金牓”。1.金色的匾额或姓名榜。《神异经·中荒经》:“中央有宫,以金为墙,有金榜,以银鏤题,曰:‘天皇之宫’。”唐王涯《宫词》之十六:“雕墙不断接宫城,金榜皆书殿院名。”后蜀欧阳炯《春光好》词之五:“玉兔宫前金牓出,列仙名。”2.科举时代殿试揭晓的榜。唐刘禹锡《送裴处士应制举》诗:“彤庭翠松迎晓日,凤衔金榜云间出。”明陈所闻《端正好·赠焦弱侯太史》套曲:“自从你占金榜龙头发跡,向青琐鑾坡载笔。”清黄遵宪《番客篇》:“有如穷秀才,得意掛金榜。”
【高张】高位而嚣张跋扈。《楚辞·卜居》:“谗人高张,贤士无名。”王逸注:“高张,居朝堂也。”洪兴祖补注:“张音帐,自侈大也。”《水浒传》第一○八回:“方今谗人高张,贤士无名,虽材怀随和,行若由夷的,终不能达九重。”2.谓高涨。明徐枋《送远诗》:“世路悲嶮巇,谗言何高张!”闻一多《文·画展》:“在这复古气焰高张的年代,自然正是你们扬眉吐气的时机。”1.高高张挂。汉司马相如《美人赋》:“芳香郁烈,黼帐高张。”《汉书·礼乐志》:“高张四县,乐充宫廷。”颜师古注:“晋灼曰:‘四县,乐四县也,天子宫县。’谓设宫县而高张之。
【上第】上等;第一。《后汉书·梁冀传》:“其四方调发,岁时贡献,皆先输上第於冀。”李贤注:“上第,第一也。”唐李华《赠礼部尚书清河孝公崔沔集序》:“关外诸侯,公为上第,由是分掌选署,仕进之族知劝焉。”2.考试成绩中的第一等。《后汉书·献帝纪》:“九月甲午,试儒生四十餘人,上第赐位郎中,次太子舍人,下第者罢之。”《新唐书·选举志上》:“每问经十条,对策三道,皆通,为上第,吏部官之;经义通八,策通二,为中第,与出身;下第,罢归。”清吴伟业《送沉绎堂太史之官大梁》诗:“君也读书致上第,传家翰墨閒游戏。”及第。唐李复言《
【一朝】一个早晨。《诗·小雅·彤弓》:“鐘鼓既设,一朝饗之。”《汉书·贾谊传》:“屠牛坦一朝解十二牛,而芒刃不顿者,所排击剥割,皆众理解也。”汉王充《论衡·状留》:“不崇一朝,輒成贾者,菜果之物也。”2.一时;一旦。《淮南子·道应训》:“使者謁之,襄子方将食而有忧色,左右曰:‘一朝而两城下,此人之所喜也;今君有忧色,何也?’”《魏书·艺术传·刘灵助》:“灵助本寒微,一朝至此,自谓方术堪能动众。”《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原料一朝事露,不能到底,惟有一死而已。”周立波《参军这一天》:“一朝有事,连队上点我的名时,说
【逸翮】飞的鸟的翅膀。《宋书·谢灵运传》:“伤粒食而兴念,眷逸翮而思振。”唐刘长卿《白鹭》诗:“幽姿閒自媚,逸翮思一骋。”清方文《吴静腑招同黎美周等诸子燕集》诗:“毛羽焕艸泽,逸翮升层云。”2.指疾飞的鸟。晋郭璞《游仙诗》之四:“逸翮思拂霄,迅足羡远游。”宋苏轼《谢秋赋试官启》:“翻然如畀之羽翼,追逸翮以并游;沛然如假之舟航,临长川而获济。”清王吉武《读史杂感》诗:“樊笼覊逸翮,盐车因霜蹄。”
【乘风】1.驾着风;凭借风力。《列子·黄帝》:“列子师老商氏,友伯高子,进二子之道,乘风而归。”宋苏轼《潮州修韩文公庙记》:“天孙为织云锦裳,飘然乘风来帝旁。”陈毅《六国之行》诗:“万里西行急,乘风御太空。”2.犹趁势。《后汉书·宗室四王三侯传赞》:“齐武沉雄,义戈乘风。”《晋书·桓彝传》:“一举乘风,扫清氛秽。”3.海鸟名。古时悬钟的架子多作此鸟形,故亦借指悬钟的架子。《急就篇》卷二:“乘风县鐘华洞乐。”颜师古注:“乘风一名爰居,一名杂县,盖海鸟也。言为乘风之状,作簨簴以悬鐘。”《文选·潘岳<西征赋>》:“洪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