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带自无情,顿为离人缓

衣带自无情,顿为离人缓

诗句读音
顿为离人缓平仄:平 平 平 平 仄
拼音: 4wéi|wèilí rénhuǎn
衣带自无情平仄:平 仄 仄 平 平
拼音: yī dàizìwú qíng

衣带自无情,顿为离人缓释义

【离人】谓超脱人世。《庄子·田子方》:“向者先生形体掘若槁木,似遗物离人而立於独也。”2.离别的人;离开家园、亲人的人。晋陶潜《赠长沙公族祖》诗:“敬哉离人,临路悽然。款襟或辽,音问其先!”宋魏夫人《菩萨蛮》词:“三见柳绵飞,离人犹未归。”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郁达夫《过去》:“两旁店家的灯火照耀得很明亮,反照出了些离人的孤独的情怀。”汉

【缓】〔古文〕《廣韻》《正韻》胡管切《集韻》戸管切《韻會》合管切,音浣。《說文》,或省作緩。綽也。《玉篇》遲緩也。《廣韻》舒也。《釋名》緩,浣也,斷也。持之不急則動搖,浣斷自放縱也。《禮·樂記》其樂心感者,其聲嘽以緩。《疏》歡樂在心,故聲必隨而寬緩。《孟子》民事不可緩也。《疏》惟民事當急,而不可緩也。《前漢·朱博傳》齊部舒緩養名。《註》師古曰:其性遲緩,多自高大以養名聲。又《集韻》火遠切,音咺。苦緩切,音款。義同。

【衣带】1.束衣的带子。《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南史·何敬容传》:“武帝虽衣浣衣,而左右衣必须洁。尝有侍臣衣带卷摺,帝怒曰:‘卿衣带如绳,欲何所缚?’”宋柳永《凤栖梧》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战国佩玉彩琉璃珠和带钩》:“依照当时审美观点或个人爱好,把这些材料、颜色、形状不同的珠子,搭配作成无一定形式的珠串,系在衣带间,更加显得美丽无比。”2.衣与带。亦代称衣着,装束。《管子·弟子职》:“夙兴夜寐,衣带必饰。”3.见“衣带水”。漢

【自】〔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疾二切,音字。《玉篇》由也。《集韻》從也。《易·需卦》自我致寇,敬愼不敗也。《疏》自,由也。《書·湯誥》王歸自克夏,至于亳。《詩·召南》退食自公,委蛇委蛇。《傳》自,從也。又《玉篇》率也。又《廣韻》用也。《書·臯陶謨》天秩有禮,自我五禮,有庸哉。《傳》自,用也。《詩·周頌》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傳》自彼成康,用彼成安之道也。《古義》自彼者,近數昔日之辭。又自然,無勉强也。《世說新語》絲不如竹,竹不如肉,漸近自然。又《集韻》己也。《正韻》躬親也。《易·乾卦》

【无情】虚伪不实。《礼记·大学》:“无情者,不得尽其辞。”明张居正《奉谕看详民本》:“臣等传示圣意……若有虚揑,自宜坐以诬告之条。庶四方民隐,无不毕达;而无情者,亦不得尽其辞矣。”2.没有情义;没有感情。《汉书·公孙弘传》:“齐人多诈而无情,始为与臣等建此议,今皆背之,不忠。”唐崔涂《春夕》诗:“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清查慎行《邺下杂咏》:“浊漳最是无情物,送尽繁华只此声。”明杨慎《鲁之郊禘辩》:“执此以讯,如无情之狱,一鞫而见其肺肝矣。”柳青《《创业史》第一部题叙》:“无情的蚊子把老汉的脸、胳膊和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