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拂衣去,世人那得知

一旦拂衣去,世人那得知

诗句读音
一旦拂衣去平仄:平 仄 仄 平 仄
韵脚:上八語
拼音: yī dànfú yīqù
世人那得知平仄:仄 平 平 平 平
韵脚:上平五支
拼音: shì rénnà|nǎ|nèi|nādé|děi|dezhī|zhì

一旦拂衣去,世人那得知释义

【一旦】1.一天之间。《战国策·燕策二》:“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史记·晋世家》:“一旦杀三卿,寡人不忍益也。”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赣水》:“此树尝中枯,逮晋永嘉中,一旦更茂,丰蔚如初。”《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安公子一旦之间,两桩都得了,可不算得个意外的荣华、飞来的富贵吗?”瞿秋白《饿乡纪程》七:“俄国的资产阶级,在哈尔滨盘据着中东路的要津,已经根深蒂固,如今一旦动摇,他们就起恐慌。”2.有朝一日。《战国策·赵策四》:“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不及今令有功於国,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託

【拂衣】起衣襟。《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叔向﹞曰:‘姦以事君者,吾所能御也。’拂衣从之。”杜预注:“拂衣,褰裳也。”晋葛洪《抱朴子·疾谬》:“乃有使酒之客,及於难侵之性,不能堪之,拂衣拔棘,而手足相及。”2.挥动衣服。形容激动或愤激。汉杨恽《报孙会宗书》:“是日也,拂衣而喜,奋袖低昂,顿足起舞。”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孔慨然曰:‘……今犹俎上腐肉,任人膾截耳。’於是拂衣而去。”唐谷神子《博导志·崔玄微》:“醋醋怒曰:‘诸人即奉求,余不奉求。’拂衣而起。”清孔尚任《桃花扇·听稗》:“那班门客才晓得他

【去】《唐韻》《集韻》《韻會》丘據切,墟去聲。《說文》人相違也。《廣韻》離也。《增韻》來去,離去,去就之去。《玉篇》行也。《史記·莊助傳》汲黯招之不來,麾之不去。又棄也。《後漢·申屠剛傳》愚聞人所歸者,天所與。人所畔者,天所去也。又《唐韻》羌舉切《集韻》《韻會》口舉切《正韻》丘舉切,墟上聲。《集韻》徹也。又藏也。《前漢·蘇武傳》掘野鼠,去草實而食之。《註》去,收藏也。又《集韻》或作弆。《前漢·遵傳》遵善書,與人尺牘,皆藏弆以爲榮。《註》弆,亦藏也。又《韻會》《正韻》丘於切,音墟。疾走。《正字通》同驅。《詩·小雅

【世人】1.世间的人;一般的人。《楚辞·渔父》:“世人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唐李颀《古行路难》诗:“世人逐势争奔走,沥胆隳肝惟恐后。”《红楼梦》第五二回:“世人都説,世人都信,独老祖宗不当説,不当信。”老舍《四世同堂》五二:“牛教授若是肯就职,那就即使是出于不得已,也会被世人笑骂。”2.指未出家的世俗之人,与“僧侣”相对。《无量寿经》卷下:“如是世人,不信作善得善、为道得道。”

【得】〔古文〕《唐韻》《正韻》多則切《集韻》《韻會》的則切,音德。《說文》行有所得也。《玉篇》獲也。《韻會》凡有求而獲皆曰得。又賦受亦曰得。《易·乾卦》知得而不知喪。《禮·曲禮》臨財毋苟得。《左傳·定九年》凡獲器用曰得,得用焉曰獲。《孟子》求則得之。又貪也。《論語》戒之在得。又《韻會》與人契合曰相得。《王褒·聖主得賢臣頌》聚精會神,相得益章。又得得,唐人方言,猶特地也。《全唐詩話》貫休入蜀,以詩投王建曰:一瓶一鉢垂垂老,千水千山得得來。又叶都木切,音篤。《老子·道德經》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

【知】〔古文〕《唐韻》陟离切《集韻》《韻會》珍離切《正韻》珍而切,智平聲。《說文》詞也。从口从矢。《徐曰》知理之速,如矢之疾也。又《玉篇》識也,覺也。《增韻》喩也。《易·繫辭》百姓日用而不知。《書·臯陶謨》知人則哲,能官人。又漢有見知法。《史記·酷吏傳》趙禹與張湯論定諸律令,作見知法。《註》吏見知不舉劾爲故縱。又相交曰知。《左傳·昭四年》公孫明知叔孫于齊。《註》相親知也。又《昭二十八年》魏子曰:昔叔向適鄭,鬷蔑一言而善,執手遂如故知。《楚辭·九歌》樂莫樂兮新相知。又《爾雅·釋詁》匹也。《詩·檜風》樂子之無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