屹尔中流,恢我王度
屹尔中流,恢我王度释义
【恢】《唐韻》苦回切《集韻》《正韻》枯回切,音魁。《說文》大也。从心灰聲。《韻會》謂志大也。又《增韻》大之也。又《玉篇》《集韻》《韻會》苦虺切。《集韻》大也。一曰恢恑,譎怪。又叶空胡切,音枯。《道藏歌》五老監戒,心端情自恢。身度水火官,名入九龍廬。 或作。
【我】〔古文〕《唐韻》五可切《集韻》《韻會》語可切,俄上聲。《說文》施身自謂也。《廣韻》已稱也。又稱父母國曰我,親之之詞。《春秋·隱八年》我人祊。又姓。古賢人,著書名我子。又《說文》或說我,頃頓也。○按頃頓,義與俄同。然字書從無作俄音者,存考。又《韻補》叶與之切,音台。《揚子·太經》出我入我,吉凶之魁。《註》我音如台小子之台。又叶阮古切,音五。《張衡·鮑德誄》業業學徒,童蒙求我。濟濟京河,實爲西魯。,篆文我。
【王度】王者的德行器度。《左传·昭公十二年》:“思我王度,式如玉,式如金。”孔颖达疏:“思使我王之德度,用如玉然,用如金然,使之坚而且重,可宝爱也。”南朝宋鲍照《为柳令让骠骑表》:“方之微臣,被安足齿,齐此而归,惧尘王度。”宋苏轼《张道安见示近诗》诗:“愿公正王度,《祈招》继愔愔。”2.先王的法度。《文选·张衡<东京赋>》:“奢未及侈,俭而不陋。规遵王度,动中得趣。”薛综注:“度,先王之法度,举动合礼之意也。”宋司马光《读颖公清风集》诗之一:“伊皋垂训皆王度,周召陈诗尽国风。”章炳麟《原道中》:“贤良文学既褊陋,
【屹】《廣韻》魚訖切《集韻》逆乙切《韻會》《正韻》魚乞切,音仡。屹崪,山貌。《正字通》山獨立壯武貌。 《集韻》或作阣。
【尔】《唐韻》兒氏切《集韻》《韻會》忍氏切,音邇。《說文》麗爾,猶靡麗也。本作。从冂从,其孔,尒聲。此與爽同意。又《玉篇》爾,汝也。《書·大禹謨》肆予以爾衆士奉辭伐罪。又《禮·檀弓》爾毋從從爾。爾毋扈扈爾。《註》爾,語助。《廣韻》尒義與爾同。詞之必然也。又譍詞。《古詩》爲焦仲卿妻作:諾諾復爾爾。《世說》聊復爾耳。又同邇。《詩·大雅》戚戚兄弟,莫遠具爾。《箋》爾,謂進之也。《疏》邇是近義,謂揖而進之。《儀禮·少牢饋食禮》上佐食爾上敦黍于筵上右之。《註》爾,近也。或曰移也。右之,便尸食也。《周禮·地官·肆長》實相近
【中流】1.犹中道,正道。《荀子·礼论》:“文理繁,情用省,是礼之隆也。文理省,情用繁、是礼之杀也。文理情用,相为内外表里,并行而杂,是礼之中流也。”王先谦集解:“中流,犹中道。”章炳麟《新方言·音表》:“钱大昕者,可谓得其中流矣;戴震者,可谓会其玄极矣;何秋涛等,盖无讥焉。”2.江河中央;水中。《史记·周本纪》:“武王渡河,中流,白鱼跃入王舟中。”唐张祜《题润州金山寺》诗:“树影中流见,鐘声两岸闻。”清李渔《怜香伴·赐姻》:“几曾见从井救人,人岸先登,自己反沉中流。”毛泽东《沁园春·长沙》词:“到中流击水,浪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