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传盛事,兄弟固多贤

衣冠传盛事,兄弟固多贤

诗句读音
衣冠传盛事平仄:平 平 平 平 仄
拼音: yì guānchuán|zhuànshèng shì
兄弟固多贤平仄:平 仄 仄 平 平
拼音: xiōng dìgùduōxián

衣冠传盛事,兄弟固多贤释义

【衣冠】衣和冠。古代士以上戴冠,因用以指士以上的服装。《管子·形势》:“言辞信,动作庄,衣冠正,则臣下肃。”《史记·孔子世家》:“故所居堂弟子内,后世因庙藏孔子衣冠琴车书,至于汉二百餘年不絶。”2.泛指衣着,穿戴。唐牛僧孺《玄怪录·元无有》:“未几至堂中,有四人,衣冠皆异,相与谈谐,吟咏甚畅。”明钱澄之《客祁门寓十王寺杂咏》:“颇羡村翁古,衣冠似汉年。”徐迟《入峡记》:“船上的人是和船只一样爱清洁,而且总是衣冠端正的。”3.专指礼服。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记青州府中学堂(二)》:“我穿了素服,没有衣冠,有所不便。

【传】《廣韻》直攣切《集韻》《韻會》《正韻》重緣切,音椽。轉也。《左傳·莊九年》公喪戎路,傳乗而歸。《註》戎路,兵車。傳乗,乗他車。《釋文》傳,直專反。又丁戀反。又《正韻》授也,續也,布也。《周禮·夏官·訓方氏》誦四方之傳道。《註》傳說往古之事也。讀平聲。又《禮·曲禮》七十曰老而傳。《註》倦勤,傳家事于子也。又《禮·內則》父母,舅姑之衣衾,簟席枕几不傳。《註》移也。又《集韻》《韻會》《正韻》株戀切,專去聲。傳舍。《釋名》傳,轉也。人所止息,去者復來。轉,相傳無常主也。《史記·酈食其傳註》高陽傳舍。又《說文》遽也

【盛事】事。三国魏曹丕《典论·论文》:“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唐杜甫《陈拾遗故宅》诗:“盛事会一时,此堂岂千年。”《儿女英雄传》第三七回:“这不但算你三人闺阁中一段快谈,还要算我家庭间一桩盛事。”苏曼殊《与刘半农书》:“如学会果成,不慧当请处士有所赞助,宁非盛事?”

【兄弟】和弟弟。《尔雅·释亲》:“男子先生为兄,后生为弟。”《诗·小雅·常棣》:“凡今之人,莫如兄弟。”郑玄笺:“人之恩亲,无如兄弟之最厚。”三国魏曹植《求通亲亲表》:“婚媾不通,兄弟永絶。”元李直夫《冻苏秦》第二折:“兄弟如同手足,手足断了再难续。”2.姐妹。古代姐妹亦称兄弟。《孟子·万章上》:“弥子之妻与子路之妻,兄弟也。”《明史·费宏传》:“宏从弟编修寀,其妻与濠妻,兄弟也。”3.古代对同姓宗亲的称呼。《仪礼·丧服》:“大夫之子於兄弟,降一等。”郑玄注:“兄弟,犹言族亲也。”《诗·小雅·常棣序》:“常棣,燕

【固】〔古文〕怘《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古慕切,音顧。《說文》四塞也。从囗古聲。《徐鍇曰》淮南子謂九州之險,爲九州之塞也。《禮·禮運》城郭溝池以爲固。《周禮·夏官·掌固》掌修城郭溝池樹渠之固。《註》掌國所依阻者。城郭已下數事,皆是牢固之事也。《孟子》固國不以山谿之險。又《唐韻》堅也。《論語》學則不固。《詩·魯頌》式固爾猷,淮夷卒獲。《禮·曲禮》將適舍求無固。《註》就館不能無求於主人,執所欲,而必得之,非爲客之義。又《廣韻》再辭也。《書·大禹謨》禹拜稽首固辭。《禮·投壺》敢固以請。《註》固之言如故也,如故

【多】〔古文〕《廣韻》《正韻》得何切《集韻》《韻會》當何切,朵平聲。《爾雅·釋詁》衆也。《詩·小雅》謀夫孔多。《增韻》不少也。《易·謙卦象傳》君子以裒多益寡。《禮·表記》取數多者,仁也。又勝也。《禮·檀弓》曾子曰:多矣乎予出祖者。《註》曾子聞子游喪事有進無退之言,以爲勝于已之所說出祖也。《史記·高帝紀》臣之業所就,孰與仲多。又刻求也。《左傳·僖七年》後之人將求多于汝,汝必不免。又稱美也。《前漢·袁盎傳》諸公聞之皆多盎。《後漢·馮異傳》諸將皆言願屬大樹將軍,帝以此多之。又戰功曰多,見《周禮·夏官·司勲》。又荒俗呼

【贤】〔古文〕臤贒《廣韻》《正韻》戸田切《集韻》《韻會》戸千切,音弦。《說文》多才也。《玉篇》有善行也。《易·鼎卦》大亨,以養聖賢。又《繫辭》可久則賢人之德,可大則賢人之業。《書·大禹謨》野無遺賢。又《咸有一德》任官惟賢材。又《禮·內則》若富,則具二牲獻其賢者於宗子。《註》賢,猶善也。又勝也。《禮·投壷》某賢於某若干純。《註》以勝爲賢。又下見切,音現。《周禮·冬官考工記》《輪人》:五分其轂之長,去一以爲賢。《註》賢,大穿也。又《韻補》叶下珍切。《詩·小雅》我從事獨賢。叶上臣。《前漢·敘傳》旣登爵位,祿賜頤賢,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