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千玉简,宇宙一金瓯
衣冠千玉简,宇宙一金瓯释义
【衣冠】衣和冠。古代士以上戴冠,因用以指士以上的服装。《管子·形势》:“言辞信,动作庄,衣冠正,则臣下肃。”《史记·孔子世家》:“故所居堂弟子内,后世因庙藏孔子衣冠琴车书,至于汉二百餘年不絶。”2.泛指衣着,穿戴。唐牛僧孺《玄怪录·元无有》:“未几至堂中,有四人,衣冠皆异,相与谈谐,吟咏甚畅。”明钱澄之《客祁门寓十王寺杂咏》:“颇羡村翁古,衣冠似汉年。”徐迟《入峡记》:“船上的人是和船只一样爱清洁,而且总是衣冠端正的。”3.专指礼服。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记青州府中学堂(二)》:“我穿了素服,没有衣冠,有所不便。
【千】《唐韻》蒼先切《集韻》《韻會》《正韻》倉先切,音阡。《說文》十百也。又《廣韻》漢複姓。又《韻補》叶雌人切,請平聲。《劉劭趙都賦》宮妾盈兮數百,食客過兮三千。越信孟之體,慕姬旦之懿仁。
【玉简】授予大禹的玉尺。晋王嘉《拾遗记·夏禹》:“又见一神,蛇身人面,禹因与语。神即示禹八卦之图……乃探玉简授禹,长一尺二寸,以合十二时之数,使量度天地。禹即执持此简,以平定水土。蛇身之神,即羲皇也。”2.玉质的简札。指道家的符箓。北齐樊逊《释道教对》:“至若玉简金书,神经祕録……皆是凭虚之説。”唐韦渠牟《步虚词》之一:“玉简真人降,金书道籙通。”3.玉质的简札。帝王封禅、诏诰用的文书。南朝宋刘义恭《失题》诗:“金牒封梁父,玉简禪岱山。”宋梅尧臣《喜谢师厚及第》诗:“风从天门来,吹下玉简名。”元本高明《琵琶记·新
【宇宙】1.屋檐和栋梁。《淮南子·览冥训》:“而燕雀佼之,以为不能与之争於宇宙之间。”高诱注:“宇,屋簷也;宙,栋梁也。”2.天地。《庄子·让王》:“余立於宇宙之中,冬日衣皮毛,夏日衣葛絺;春耕种,形足以劳动;秋收敛,身足以休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於天地之间。”《淮南子·原道训》:“横四维而含阴阳,紘宇宙而章三光。”高诱注:“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以喻天地。”唐韩愈《苦寒》诗:“凶飈搅宇宙,鋩刃甚割砭。”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三:“豫章之诗,包含欲无外,搜抉欲无祕,体製通古今,思致极幽眇,贯穿驰骋,工
【一】〔古文〕弌《唐韻》《韻會》於悉切《集韻》《正韻》益悉切,漪入聲。《說文》惟初大始,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廣韻》數之始也,物之極也。《易·繫辭》天一地二。《老子·道德經》道生一,一生二。又《廣韻》同也。《禮·樂記》禮樂政,其極一也。《史記·儒林傳》韓生推詩之意,而爲內外傳數萬言,其語頗與齊魯閒殊,然其歸一也。又少也。《顏延之·庭誥文》選書務一不尚煩密。《何承天·答顏永嘉書》竊願吾子舍兼而遵一也。又《增韻》純也。《易·繫辭》天下之動貞夫一。《老子·道德經》天得一以淸,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
【金瓯】1.金的盆、盂之属。晋干宝《搜神记》卷四:“妇以金甌、麝香囊与婿别,涕泣而分。”《明史·钱龙锡传》:“帝倣古枚卜典,贮名金甌,焚香肃拜,以次探之。”清黄遵宪《感事》诗:“金甌亲卜比公卿,领取冰衔十日荣。”2.比喻疆土之完固。亦用以指国土。《南史·朱异传》:“﹝武帝﹞尝夙兴至武德閤口,独言:‘我国家犹若金甌,无一伤缺。’”唐司空图《南北史感遇》诗之五:“兵围梁殿金甌破,火发陈宫玉树摧。”清秋瑾《鹧鸪天》词:“金甌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毛泽东《清平乐·蒋桂战争》词:“收拾金甌一片,分田分地真忙。”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