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过浣花天,行开解粽筵
诗句 | 读音 |
---|---|
已过浣花天 | 平仄:仄 平 仄 平 平 拼音: yǐguò|guo|guōhuàn huā tiān |
行开解粽筵 | 平仄:平 平 仄 仄 平 韵脚:下平二仙 拼音: xíng kāijiě zòngyán |
已过浣花天,行开解粽筵释义
【已】《廣韻》羊己切《集韻》《韻會》《正韻》養里切,音以。《玉篇》止也,畢也,訖也。《廣韻》成也。《集韻》卒事之辭。《易·損卦》已事遄往。又《玉篇》退也。《廣韻》去也,棄也。《書·堯典》試可乃已。《論語》三已之。又太也。《廣韻》已,甚也。《孟子》仲尼不爲已甚者。《註》不欲爲已甚,太過也。又《廣韻》過事語辭。《史記·灌夫傳》已然諾。《註》索隱曰:謂已許諾,必使副其前言也。又《類篇》語已也。《增韻》語終辭。《前漢·梅福傳》亦無及已。又踰時曰已而。《史記·高帝紀》已而有娠。又與以通。《荀子·非相篇》人之所以爲人者,何
【过】《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古臥切,戈去聲。《玉篇》度也,越也。《正韻》超也。《易·繫辭》範圍天地之化而不過。《禮·檀弓》過之者,俯而就之。《史記·贾生傳》自以爲過之,今不及也。又過失也。《書·大禹謨》宥過無大。《註》過者,不識而誤犯也。《前漢·文帝紀》俱去細過,偕歸大道。又罪愆也。《周禮·天官·大宰》八柄,八曰誅,以馭其過。又責也。《史記·項羽紀》聞大王有意督過之。又卦名。易大過,小過。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古禾切,音戈。《廣韻》經也。《書·禹貢》東過洛汭,北過洚水。又過所也。《釋名》過
【浣花天】见“浣花日”。
【行开】颁布。《水浒传》第二回:“随即押下文书,行开诸州各府,捉拿逃军王进。”《水浒传》第三五回:“近闻朝廷册立皇太子,已降下一道赦书,应有民间犯了大罪,尽减一等科断,俱已行开各处施行。”漢
【解粽】。亦借指端午。宋陆游《初夏》诗:“已过浣花天,行开解粽筵。”明李贽《士龙携二孙同弱侯过余解粽》诗:“解粽正思端午,怀沙莫问汨罗!”《金瓶梅词话》第十六回:“李瓶儿治了一席酒,请过西门庆来,一者解粽,二者商议过门之事。”
【筵】《廣韻》以然切《集韻》《韻會》《正韻》夷然切,音延。《說文》竹席也。《周禮·春官》司几筵下士二人。《註》筵亦席也。鋪陳曰筵,藉之曰席。筵鋪于下,席鋪于上,所以爲位也。《釋名》筵,衍也。舒而平之,衍衍然也。《詩·小雅》賔之初筵。《箋》筵,席也。《正字通》經筵,王者講讀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