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路向山郭,江蓠满意馨
驿路向山郭,江蓠满意馨释义
【驿】《唐韻》羊益切《集韻》《韻會》《正韻》夷益切,音亦。《玉篇》譯也,道也。《增韻》今之遞馬。又傳舍也。《唐書·劉晏傳》初州取富人主郵遞,謂之捉驛。又《正字通》稱頌人曰驛其聲而吟之。又往來不絕曰駱驛。《後漢·郭伋傳》駱驛不絕。又落驛。《書·洪範》乃命卜筮,曰雨,曰霽,曰蒙,曰驛,曰克。《傳》驛,氣落驛不連屬也。又《詩·周頌》驛驛其達。《註》驛驛,苗生貌。又姓。本作,俗省作驛。互詳馹字註。
【路向】1.道路延伸的方向。郭沫若《北伐途次》二:“为什么我们要赶着走路?路向又不是沿着铁路而是指向东北。”2.引申为努力的目标。王西彦《在漫长的道路上》二:“当时中学里已经分科,他决不定自己的路向,感到很烦恼。”漢
【山郭】村。唐杜甫《秋兴》诗之三:“千家山郭静朝暉,日日江楼坐翠微。”明杨慎《拨不断》曲:“山郭微风弄酒帘,林坰落日回樵担。”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艺三·摘句图》:“江桥红树外,山郭夕嵐边。”
【江】《唐韻》《集韻》《韻會》古雙切,音杠。水名。《風俗通·山澤篇》江者,貢也。出珍物,可貢獻也。《釋名》江,共也。小江流入其中,所公共也。《說文》水出蜀湔氏徼外岷山,入海。《書·禹貢》岷山導江。《家語》夫江始於岷山,其源可以濫觴。及其至江津也,不舫舟,不避風雨,不可以涉。又《書·禹貢》三江旣入。《韋昭國語註》吳松江,錢塘江,浦陽江。《郭璞·山海經註》岷山,大江水所出。崍山,南江水所出。崌山,北江水所出。南江,北江,皆東流注於大江。《庾闡·揚都賦註》松江,東北行七十里得三江口,東北入海爲婁江,東南入海爲東江,幷
【蓠】《唐韻》呂支切《韻會》鄰知切,音離。《說文》江蘺蘼蕪。《爾雅註》楚謂之蘺,晉謂之,齊謂之茝。《司馬相如·上林賦》被以江蘺。又《淮南子·秦族訓》蘺先稻熟,而農夫薅之者,不以小利害大穫。《註》蘺,水稗也。又藩蘺。《前漢·陳涉項籍傳贊》築長城而守藩蘺。又《唐韻古音》音羅。《離騷》又况揭車與江蘺。叶上華字。
【满意】,一心一意。《战国策·齐策四》:“孟尝君逐於齐而復反。谭拾子迎之於境,谓孟尝君曰:‘君得无有所怨於齐士大夫?’孟尝君曰:‘有。’‘君满意杀之乎?’孟尝君曰:‘然。’”元武汉臣《老生儿》第一折:“都则为这老的他有泼天也似家私,寸男尺女皆无,所以上与他家做女壻,我满意的则是图他这家私。”《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十回:“我这回进京,满意要见焦侍郎,代小儿求一封信,谋一个馆地。”2.意愿得到满足。汉王充《论衡·佚文》:“奏记长吏,文成可观,读之满意,百不能一。”宋张端义《贵耳集》卷上:“元祐初,司马公薨,东坡欲
【馨】《廣韻》呼切《集韻》《韻會》《正韻》醯經切,音。《玉篇》香遠聞也。《書·酒誥》黍稷非馨,明德維馨。《詩·大雅》爾殽旣馨。又《周頌》有椒其馨。《楚辭·九歌》折芳馨兮遺所思。《韓愈·答張徹詩》寒狖酸骨怨,怪花醉馨。又《集韻》虛映切,音釁。晉人以爲語助。《晉書·王衍傳》何物老嫗,生此寧馨兒。《世說新語》王朗之雪中詣王螭,持其臂。螭曰:冷如鬼手馨,强來捉人臂。《通雅》寧寧馨,此呼語辭,今讀能亨,亦云那,向有平去二音,可平可仄,古人多假借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