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门孝友古难为,坚苦端凝更自持
诗句 | 读音 |
---|---|
坚苦端凝更自持 | 平仄:平 仄 平 平 平 仄 平 拼音: jiān kǔduān nínggēng|gèngzì chí |
一门孝友古难为 | 平仄:平 平 仄 仄 仄 平 平 拼音: yī ménxiào yǒu3nán wéi |
一门孝友古难为,坚苦端凝更自持释义
【坚苦】坚毅刻苦。《旧唐书·李渤传》:“渤耻其家污,坚苦不仕,励志於文学,不从科举,隐於嵩山,以读书业文为事。”《宋史·道学传一·邵雍》:“﹝邵雍﹞於书无所不读,始为学,即坚苦刻厉,寒不炉,暑不扇,夜不就席者数年。”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陀思妥夫斯基的事》:“百分之百的忍从,在未嫁就死了定婚的丈夫,坚苦的一直硬活到八十岁的所谓节妇身上,也许偶然可以发见罢。”邹韬奋《经历》五一:“我所仅有的一点微薄的能力,只是提着这枝秃笔和黑暗势力作坚苦的抗斗。”
【端凝】庄重。《旧唐书·冯定传》:“文宗以其端凝若植,问其姓氏。”《宋史·李沆传》:“太宗目送之曰:‘李沆风度端凝,真贵人也。’”明方孝孺《陈先生墓碣》:“先生资端凝,喜学问。”《清史稿·世宗纪》:“生有异徵,天表魁伟,举止端凝。”
【更】《玉篇》今作更。《集韻》隷作更。○按更字,諸韻書作字重文。《正字通》云俗字,非。
【自持】1.自我克制。《史记·儒林列传》:“宽为人温良,有廉智,自持,而善著书。”唐元稹《莺莺传》:“非礼之动,能不愧心。特愿以礼自持,毋及于乱。”明陶宗仪《辍耕录·后德》:“今上皇后弘吉剌氏……性节俭,不妬忌,动以礼法自持。”巴金《灭亡》第十四章:“但他终于能够自持,不曾把爱情向李静淑表白出来。”2.自守;自固。《商君书·农战》:“国不晨,则与诸侯争权,不能自持也。”《汉书·刘歆传》:“歆数以难向,向不能非间也,然犹自持其《穀梁》义。”晋羊祜《请伐吴疏》:“吴缘江为国,无有内外,东西数千里,以藩篱自持,所敌者大
【一门】。《左传·定公十年》:“每出一门,郈人闭之。”《汉书·申屠嘉传》:“错为内史,门东出,不便,更穿一门,南出。”2.一条门路;一个途径。《商君书·说民》:“塞私通以穷其志,启一门以致其欲。”唐韩愈《送进士刘师服东归》诗:“丈夫在富贵,岂必守一门。”《朱子语类》卷三九:“只有此一门,舍此则无从可仕,所以颜、閔寧不仕耳。”3.一族;一家。《韩非子·八经》:“下不一门,大臣不拥。”《汉书·李寻传》:“将军一门九侯,二十朱轮。”唐杜甫《送鲜于万州迁巴州》诗:“京兆先时杰,琳瑯照一门。”《水浒传》第五十回:“﹝李逵﹞
【孝友】1.事父母孝顺、对兄弟友爱。《诗·小雅·六月》:“侯谁在矣,张仲孝友。”毛传:“善父母为孝,善兄弟为友。”《后汉书·韩棱传》:“棱四岁而孤,养母弟以孝友称。及壮,推先父餘财数百万与从昆弟,乡里益高之。”唐韩愈《楚国夫人墓志铭》:“夫人在家,以聪明孝友为父母所偏爱。”宋王安石《送郊社朱兄除郎东归》诗:“宦游虽晚何妨久,饿显从来不必高,孝友父兄家法在,想能清白遗儿曹。”清钮琇《觚賸续编·李生孝友》:“余因叹其处人伦之变,而孝友不失其常,可谓贤矣。”2.指对兄弟友爱。《书·君陈》:“惟孝友於兄弟,克施有政。”《
【古】〔古文〕《唐韻》《集韻》公戸切《韻會》果五切《正韻》公土切,音鼓。《爾雅·釋詁》古,故也。《說文》从十,口。識前言者也。《徐鉉曰》十口所傳,是前言也。《玉篇》久也,始也。《書·堯典》曰若稽古帝堯。《詩·邶風》逝不古處。《前漢·藝文志》世歷三古。《孟康曰》伏羲上古,文王中古,孔子下古。又《禮·祭義》以祀天地、山川、社稷、先古。《註》先古,謂先祖也。又《周禮·冬官考工記》輪已庳,則於馬終古登阤也。《註》終古,猶言常也。又賁古,縣名。《前漢·地理志》益州郡賁古縣。又姓。《廣韻》周太王從邠適岐,稱古公,其後氏焉。
【难为】;不好办。《庄子·让王》:“魏牟,万乘之公子也,其隐巖穴也,难为於布衣之士。”唐杜甫《草堂》诗:“弧矢暗江海,难为游五湖。”清阮元《小沧浪笔谈·桂未谷<晚学集>序》:“尝谓为才人易为,学人难为,心性之学人易为,考据之学人难为。”王思阽《偏枯》:“这虽是不出奇的手艺,搁在不会的人身上,就是个难为。”1.使人困窘,使人为难。《古今小说·沉小霞相会出师表》:“料得家乡已远,就做出嘴脸来,呼么喝六,渐渐难为他夫妻两个来了。”清李渔《奈何天·计左》:“他要难为我,我不敢进去。”瞿秋白《文艺杂著续辑·东洋人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