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尘两疎阔,岁月悉箭笴

音尘两疎阔,岁月悉箭笴

诗句读音
音尘两疎阔平仄:平 平 仄 仄
拼音: yīn chénliǎngkuò
岁月悉箭笴平仄:仄 仄 平 仄
拼音: suì yuèxījiàn gǎn

音尘两疎阔,岁月悉箭笴释义

【音尘】音信,消息。汉蔡琰《胡笳十八拍》之十:“故乡隔兮音尘絶,哭无声兮气将咽。”《文选·谢庄<月赋>》:“美人迈兮音尘闕。”张铣注:“音信復闕。”唐白居易《忆微之》诗:“三年隔阔音尘断,两地飘零气味同。”清黄景仁《感旧》诗:“从此音尘各悄然,春山如黛草如烟。”2.踪迹。唐李白《忆秦娥》词:“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絶。”清龚自珍《湘月》词:“罗袜音尘何处觅?渺渺予怀孤寄。”典

【两】〔古文〕《唐韻》《正韻》良獎切《集韻》《韻會》里養切,良上聲。《說文》再也。《易·繫辭》兼三才而兩之。又《玉篇》匹耦也。《周禮·天官·大宰之職》以九兩繫邦國之民。《註》兩猶耦也,所以協耦萬民,聯繫不散,有九事也。又《韻會》匹也。《左傳·閔二年》重錦三十兩。《註》三十匹也。又車數曰兩。《後漢·吳祐傳》載之兼兩。《註》車有兩輪,故稱兩。又《玉篇》二十四銖爲兩。又《雞林類事》四十曰麻兩。又《史記·平準書》更鑄四銖錢,其文爲半兩。又《南史·齊和帝紀》百姓及朝士皆以方帛塡胸,名曰假兩。又《唐韻》《集韻》《韻會》力讓

【岁月】年月。泛指时间。《史记·淮南衡山列传》:“屈彊江淮閒,犹可得延岁月之寿。”南朝宋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序:“岁月如流,零落将尽。”唐白居易《重赋》诗:“奈何岁月久,贪吏得因循。”《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此事须从容图之,只要成就,莫论岁月。”鲁迅《书信集·致沉兼士》:“稍积岁月,倘得修正,当奉览也。”2.指短时间。《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诸田宗彊,负海阻河济,南近楚,人多变诈,足下虽遣数十万师,未可以岁月破也。”《新唐书·薛收传》:“两贼连固,则伊洛间胜负未可岁月定也。”孙中山《中国民主

【箭笴】箭杆。唐玄应《一切经音义》卷十五:“箭笴,《字林》云:箭茎也。”明宋应星《天工开物·孤矢》:“凡箭笴,中国南方竹质,北方萑柳质,北虏樺质,随方不一。”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