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沈天气连翩醉,摘索花枝料峭寒

阴沈天气连翩醉,摘索花枝料峭寒

诗句读音
阴沈天气连翩醉平仄:平 平 平 仄 平 平 仄
韵脚:去六至
拼音: yīn shěntiān qìlián piānzuì
摘索花枝料峭寒平仄:平 仄 平 平 仄 仄 平
拼音: zhāi suǒhuā zhīliàoqiào hán

阴沈天气连翩醉,摘索花枝料峭寒释义

【阴沈】见“阴沉”。

【天气】指轻清之气。《逸周书·时训》:“小雪之日,虹藏不见。又五日,天气上腾,地气下降。”2.泛指空气。太平天囯洪仁玕《自传》:“鼻之呼吸,刻不能不与天气相通。”3.天命,气数。唐许敬宗《尉迟恭碑》:“刘武周不稽天气,寔暗人谋。”4.气候。三国魏曹丕《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宋张先《八宝装》词:“正不寒不暖,和风细雨,困人天气。”清程趾祥《此中人语·河中井》:“时天气炎热,游泳於河,竟失足堕下。”丁玲《阿毛姑娘》:“不怕天气已很冷,沿路上还是有不少烧香的客。”5.时候。指某一时刻。《水浒传》

【连翩】。1.连续飞翔貌。南朝齐谢朓《赠王主簿诗》之一:“一遇长相思,愿寄连翩翼。”2.连续不断。三国魏曹植《名都篇》:“连翩击鞠壤,巧捷惟万端。”南朝梁何逊《学古》诗之一:“长安美少年,羽骑暮连翩。”茅盾《色盲》二:“最后显现在他幻觉上的,是燕子似的连翩飞来的九封信。”3.伶俜,孤独无依貌。三国魏曹植《吁嗟篇》:“宕若当何依,忽亡而復存。飘颻周八泽,连翩歷五山。”南朝宋鲍照《与荀中书别诗》:“劳舟厌长浪,疲斾倦行风。连翩感孤志,契阔伤贱躬。”《敦煌变文集·伍子胥变文》:“渴乏无食可充肠,逈野连翩而失伴。”蒋礼鸿

【醉】《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將遂切,音檇。《正韻》爲酒所酣曰醉。《書·酒誥》德將無醉。《詩·大雅》旣醉以酒。又心醉。《莊子·應帝王》列子見之而心醉。《文中子·事君篇》心醉六經。又骨醉。《唐書·武后紀》高宗王后蕭良姊爲武昭儀所誣,囚之,武氏置二人釀甕中,曰令二姬骨醉。又心和神全曰醉。《淮南子·覽冥訓》通于大和者,惛若純醉而甘臥以遊其中,不知其所由也。又《字彙補》醉李,地名。與檇李同。《公羊傳·定十四年》於越敗吳于醉李。又《字彙補》精崔切,音嶉。《李世澤·韻圖》醉字有平去二音。 《說文》醉,卒也。卒其度量

【摘索】。唐韩偓《清兴》诗:“阴沉天气连翩醉,摘索花枝料峭寒。”宋林逋《又咏小梅》:“摘索又开三两朵,团欒空绕百千迴。”搜索。清黄宗羲《黄季真先生墓志铭》:“党錮之祸,摘索无遗。”

【花枝】开有花的枝条。唐王维《晚春归思》诗:“春虫飞网户,暮雀隐花枝。”明谢谠《四喜记·花亭佳偶》:“浅印花鞋小,斜插花枝鬢欲烧。”萧红《夏夜》:“她过来似用手打我,嘴里似乎咒我,她依过的那花枝,立刻摇闪不定了。”2.比喻美女。前蜀韦庄《菩萨蛮》词:“此度见花枝,白头誓不归。”宋张景修《虞美人》词:“旁人应笑髯公老,独爱花枝好。”清唐孙华《五舫诗为同年狄向涛太史赋》:“花枝斜倚镜臺前,晚妆人倦娇相向。”

【峭寒】的寒意。形容微寒。宋徐积《杨柳枝》诗:“清明前后峭寒时,好把香绵闲抖擞。”元本高明《琵琶记·蔡宅祝寿》:“帘幕风柔,庭幃昼永,朝来峭寒轻透。”清陈维崧《琐窗梦·本意闺情》词:“峭寒陡觉秋夜丙。伴黄花,且熨红绵,冬釭应倍冷。”叶圣陶《倪焕之》二七:“乡镇的上空停着一层牛乳色的云,云底下吹动着峭寒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