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林花塔启,凤辇顺时游
鹦林花塔启,凤辇顺时游释义
【凤辇】嘉《拾遗记·周穆王》:“西王母乘翠凤之輦而来。”后用“凤輦”称仙人的车乘。隋炀帝《步虚词》诗:“翠霞乘凤輦,碧雾翼龙舆。”《旧唐书·音乐志四》:“﹝《送神》﹞车移凤輦,斾转红旗。”2.皇帝的车驾。唐沉佺期《陪幸韦嗣立山庄》诗:“虹旗縈秀木,凤輦拂疏筇。”《宋史·舆服志一》:“凤輦,赤质,顶轮下有二柱,緋罗轮衣,络带、门帘皆绣云凤。顶有金凤一,两壁刻画龟文、金凤翅。”清孙枝蔚《题梨园图》诗:“渔阳尘起昼昏黑,凤輦西行诸将力。”3.华贵的车驾。唐谢偃《尘赋》:“蒙凤輦於铜衢,翳龙媒於金埒。”明陈汝元《金莲记·
【顺时】谓顺应时宜;适时。《左传·成公十六年》:“礼以顺时,信以守物。”《文选·王粲<从军诗>之二》:“我军顺时发,桓桓东南征。”李善注:“顺时,应秋以征也。《礼记》曰:‘举事必顺其时。’”唐元结《治风诗·至慈》:“故莫由莫已,顺时而理。”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到京师服水土,趁程途节饮食,顺时自保揣身体。”李炳彦《三十六计新编·顺手牵羊》:“这里的‘微隙’,一般指突然新暴露出来的,‘微利’可能是原作战方案中没有具体考虑到的,具有来去顺路、夺之顺手、赢之顺时(有利于主要作战目标的完成,又出敌所料,能一举
【游】〔古文〕汓《唐韻》以周切《集韻》《韻會》夷周切,音猷。水名。《水經注》淮水於淮浦縣枝分,北爲游水。又浮行也。《爾雅·釋水》順流而下曰遡游。《詩·秦風》遡游從之。又《周禮·天官》閽人,王宮每門四人,囿游亦如之。《註》游,離宮也。又《管子·首憲篇》分理以爲十游,游爲之宗。又《尚書·考靈曜》地有四游,常動而人不知。又玩物適情之意。《禮·少儀》士依於德,游於藝。又閒曠也。《禮·王制》無游民。又自適貌。《詩·小雅》愼爾優游。又枝葉扶疏貌。《詩·鄭風》隰有游龍。《傳》龍紅草也。《箋》游,猶放縱也。言紅草放縱枝葉于隰中
【鹦林】鹦鹉聚集的树林。常用指禅林座落之处。唐王勃《彭州九陇县龙怀寺碑》:“雕鞍绣辖,瞻鷰崿而驰魂;黼带綖裾,指鸚林而鶩欵。”唐李峤《奉和大荐福寺应制》:“雁沼开香域,鸚林降綵旃。”
【花】〔古文〕蘤《唐韻》《集韻》《正韻》呼瓜切,音譁。《正字通》草木之葩也。《歐陽修·花品序》洛陽人稱花曰某花某花,稱牡丹則直曰花。又地名。《廣州志》南海縣有花田。又姓。唐有花驚定。《杜甫詩》成都猛將有花卿。《通志·氏族略》宋有尚書郞花尹。又《韻補》音訶。《棗據詩》延首觀神州,廻晴盻曲阿。芳林挺修榦,一歲再三花。 《說文》本作華。榮也。从艸,鄭氏曰:,象華葉垂敷之形,亏象蔕萼也。《唐韻古音》按花字,自南北朝以上不見于書,晉以下書中閒用花字,或是後人攺易。唯《後漢書·李諧·述身賦》曰:樹先春而動色,草迎歲而發花。
【塔】《唐韻》吐盍切《集韻》《韻會》託合切,音榻。物墮聲也。又《集韻》達合切,音沓。累土也。《說文》西域浮屠也,或七級九級,至十三級而止。其五級者,俗謂之錐子。唐太宗貞觀三年,長安宮城南建大慈恩寺,造甎浮圖,藏釋元奘所取西域佛經,名鴈塔。梵本謂之鴈塔者,昔有伽藍,依小乗食三淨食。三淨食者,鴈犢鹿也。一日見鴈飛,輒曰:衆僧闕供摩訶薩埵,宜知摩訶薩埵,梵言好施也。一鴈應聲而墮。衆曰:此鴈垂戒,宜旌彼德,因建塔瘞鴈,鴈塔之名因此。唐韋肇及第,偶題名慈恩寺鴈塔,後遂爲故事。《後魏·常山義七級》梵言僧婆,華言鴈。梵言窣堵
【启】《唐韻》康禮切《集韻》《韻會》遣禮切《正韻》祛禮切,音棨。《說文》開也。从戶从口。《玉篇》書曰启明,本亦作啓。又《爾雅·釋天》明星謂之启明。《註》太白星也。晨見東方爲启明,昏見西方爲太白。○按《詩·小雅》作啓明。